[浦东]竹园小学:从 “心” 出发,以匠心铸师魂——2025年度竹园小学第27期竹园杏坛(师德专场)
2025年3月28日下午,竹园小学全体教师集中在柳埠校区开启了第27期竹园杏坛(师德专场)的学习宣讲活动,本次活动由长岛、柳埠校区校长杨峥主持。
杏坛风华 薪火相传
在解峥校长和徐佩磊老师的荣休仪式上,两段精心制作的影像令全场动容。
解老师历届学生送祝福的纪念视频,与徐老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动画短片相映生辉。两位老师眼泛泪光地道出对竹园的心声:感恩岁月里收获的温暖情谊,珍藏三尺讲台最美的育人风景。期许开启人生新程的同时,更祝福竹园教育桃李芬芳,愿同仁们工作顺遂、生活安康。当娄华英校长与黄军书记为两位教育工作者献上鲜花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谢楠老师以教育数字化转型践行者之姿,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探索中走出创新之路。面对初期技术应用带来的阵痛,她锚定"学生视角"重构课堂,将课标理念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当互动式课件点亮学生求知的眼神,当即时反馈系统激活课堂生命力,这位青年教师在实践中真正领悟了教育家精神中"破立并举,守正创新"的真谛。
张伟君老师带领的科学团队在娄校长的鼓励和支持下,从科创指数全区第68名到蝉联三年"优秀一等",上演了绝地反击的精彩篇章。在专家指导下,团队建立"问题导向-项目孵化-赛事锤炼"的科创培育链,进行了无数次讨论与实践,逐步明确了创新方向。展望未来,科学团队将继续探索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积极开展课程研究,致力于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龚老师的教育觉醒始于那个春日的对话。当传统题海战术遭遇项目化学习理念的冲击,"若远似近知几何"实践项目在校园破土而生。从空间几何艺术装置到圆周率主题文创市集,数学教育在跨学科融合中焕发新生。特别设计的"π宇宙"VR体验馆,让学生穿梭于分形几何的奇幻世界,见证数学思维与前沿科技的深度碰撞。
【体教融合篇】
上海市教书育人优秀园丁风采录:
【全域育人篇】
这些教育深耕者以不同维度诠释着共同的信念:真正的教育不是流水线加工,而是唤醒生命自觉的农业。
他们如同精耕细作的农人,用专业智慧浇灌成长沃土,以创新勇气培育未来栋梁,在浦东这片教育改革的热土上,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育人诗篇。
坚守师德 志育桃李
在竹园杏坛的师德讲堂上,学校党总支黄军书记以“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师德根基”为主题,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的专题培训。本次融合式培训通过三个维度,构建起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立体坐标系。
黄书记开宗明义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工程。他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核心内涵;针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五方面师德要求;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开展了警示教育,通过剖析七类典型师德失范案例,再一次叩问教育初心,重申职业准则,让每位教师时刻绷紧师德之弦。最后,黄书记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立足三尺讲台,做思想的播种者,在课堂里播撒真理火种;深耕教育沃土,做文明的培育者,在校园中培育时代新人;勇立时代潮头,做教育的追梦人,在改革中书写教育华章,共同缔造竹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张杨校区的傅茗老师将以人民教育家为镜,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用实际行动书写共产党员教师的忠诚与担当
长岛校区青年老师顾奕凡深刻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立德树人,对照学生,时刻反省自身,认识到教育之路就是学习之路,是他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方式。
随后,娄校长对两位荣休教师动情发出邀请“竹园永远是你们的家,期待常回家看看!”温情话语中,教育精神的代际传承悄然流淌。
最后,娄校长特别点赞了五位宣讲教师,他们的五个故事串联起竹园无数团队的成长轨迹,更折射出近五年竹园教育发展的壮阔图景。娄校长以学习者与朗读者的双重身份,分享了三点感悟:
1.“师德是春风化雨的坚守”
倪麟老师三十年如一日以勤学、创新、躬行的姿态,践行教育者的初心,让体育真正成为滋养学生生命的阳光雨露,师德不是挂在墙壁上的标语,而是珍藏在岁月里的坚守。他用行动做答案,践行教育者的初心让我们的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欣赏倪老师的金句“教育薪火的传递,正是教师生命最美的绽放”,看到了他带领体育组老师们让体育成为“生命阳光”的执着。
2.“师风是润物无声的担当”
看到鲍蓓蕾团队永不停歇,ING正在进行时的状态;龚颖老师团队清醒地接受变化,又能以豁达之心去拥抱永恒,诠释了什么是师风,是我们面对质疑依然能坚定走下去的脊梁,更是我们在困难来临的时候,老师用师爱呵护学生的本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告诉我们:“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风如松,风雨不折”。欣赏鲍蓓蕾老师的金句“教育的年轮,永远刻写着“再修订一次”的勇气。”勇气无处不在,链接着生活、工作,链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3.“师能是匠心独运的追求”
谢楠老师“磨课如琢玉”的匠心,彰显教师“上好每堂课比天大”的格局;张伟君老师告诉我们,只要用心你想要的或早或晚都在路上。师能是专业厚度与教育智慧的并重,真正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教育“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