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发布"明岐"AI大模型 精准诊断罕见病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可精准诊断消化道罕见病的医学多模态大模型"明岐"。该模型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LoCCS实验室王烁教授团队研发,在"2025可信AI赋能精准诊疗创新学术会议"上亮相,标志着AI 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攻克罕见病诊疗难题
罕见病诊断长期面临病种复杂、临床经验稀缺等挑战,患者平均确诊周期长达5-8年。"明岐"通过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与专家路由协同机制,实现了诊断精准度与效率的跨越式提升。临床测试显示,其对克罗恩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诊断准确率达92%,超越专科高级医生平均水平(90.4%)。
技术突破:高效、可解释、低成本
高效诊断:模型可在1秒内完成病灶定位、特征提取和语义解析,大幅缩短诊断时间。
透明可解释:创新"透明诊断舱"机制,提供影像标记、诊断路径决策树和相似病例参考库三级证据,破解AI"黑箱焦虑"。
低成本部署:通过模型蒸馏与量化技术,将本地化部署成本从200万元降至10万元,使基层医院无需更换硬件即可升级智能诊断能力。
赋能基层医疗
"明岐"已率先在五大罕见病诊疗场景落地,计划三年内覆盖国家罕见病目录中15种疾病。上海交通大学政策专家预测,全国推广后每年可减少约100万例误诊,节省医疗支出超10亿元。县域医院仅需极低成本即可接入高标准AI诊断平台,显著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研发团队与未来展望
团队由王烁教授领衔,汇聚算法、临床、安全及政策法规多领域专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王烁表示:"明岐"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将为全球罕见病患者带来更早确诊和规范治疗的希望。
"明岐"的发布开启了医学AI新时代,以高精度、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推动罕见病诊疗迈向智能化未来。
编辑: 方哲敏
责编: 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