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不足5万台! 浴皇大帝销量崩盘, 总统座驾跌落神坛
从底特律神话的总统座驾,到“洗浴王”“浴皇大帝”;从二线豪华品牌领头羊,到车市边缘焦虑透明人;从年销量二三十万台,到如今半年还卖不5万台……
凯迪拉克从神坛坠落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更狠,其在中国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1. 半年销量不足5万台
谁能想到,作为拥有上百年悠久历史的美式豪车品牌,凯迪拉克如今在华销量令人惨不忍睹。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凯迪拉克累计销量仅为49944台,同比锐减24.21%。半年时间销量还不足5万台,与自主品牌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拥有30年历史的比亚迪,如今单月销量都接近35万辆,是凯迪拉克半年销量的7倍。
拥有10年历史的零跑,单月销量也超5万台,比凯迪拉克半年销量都高。
回望2018年,凯迪拉克在华爆卖20万台,成为奔驰、宝马、奥迪之后,第四个在中国市场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豪华品牌,稳居二线豪车销冠宝座。
2021年,凯迪拉克在华销量,攀升至23.3万台的新高
。然而也正是这一年,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乘着新能源汽车东风开始崛起,凯迪拉克的销量则开始逐渐雪崩。
2024年,其销量只剩下11万台出头,对比巅峰时期直接腰斩,一夜回到十年前的水平。直至今年,凯迪拉克销量进一步下滑。
2. 总统座驾沦为洗浴王
凯迪拉克关于美式豪车的传奇故事,始于19世纪末的底特律。
1902年,就是为了致敬“汽车王国”底特律城的奠基者“东尼•门斯•凯迪拉克”,底特律汽车公司正式更名为“凯迪拉克”。
此后一百多年时间,凯迪拉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逐渐成为闻名全球的豪车品牌。在政要与明星的追捧下,凯迪拉克成为了成功与地位的象征。
1918年,凯迪拉克获选为美国将官级领导指定标准座车,更是逐渐成为美国总统座驾。
在政要与明星的追捧下,凯迪拉克成为了成功与地位的象征。在美国,凯迪拉克不是活在好莱坞大片中,就是当做总统御用座驾。
而在中国,它的品牌形象却让人一言难尽。
2017年,高德地图发布了年度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大数据显示,凯迪拉克车主经常前往洗浴场所。
这一现象,被网友调侃为“凯迪拉克不拉客,只拉技师和模特”。于是,凯迪拉克被冠以“洗浴王”“大保健车”“浴皇大帝”等头衔。
3. 凯迪拉克被时代淘汰
从总统座驾到洗浴王,从二线豪车销冠到半年不足5万台,凯迪拉克并不是产品变差了,而是被时代所淘汰了。
首先,新能源浪潮下,“豪华”的定义彻底重构。国产新能源车企,用电动化、智能化定义着新时代豪车的价值。
于是,车市的消费者们,不再愿意为传统燃油豪车品牌溢价买单,而是纷纷转向新能源车。凯迪拉克电气化、智能化转型不力,自然被消费者抛弃。
其次,为了销量,凯迪拉克长期奉行“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
凯迪拉克的很多车型,终端市场都有诸多优惠,以至于车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七折豹八折虎,凯迪拉克五折五”。
由此可见,凯迪拉克产品的价格,长期处于打折状态。这种市场策略属于“透支品牌”的打法,无异于寅吃卯粮、饮鸩止渴。
价格体系的崩盘,导致了品牌光环的暴跌,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购买凯迪拉克了。
最后,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让BBA一线豪车也倍感压力,不得不将价格门槛一降再降,这就成了压垮凯迪拉克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BBA的价格都降至20多万,甚至十多万时,还有多少人愿意购买凯迪拉克呢?
毕竟它的品牌光环、情绪价值,以及社交门面,远远不奔驰、宝马和奥迪。BBA的“降维打击”,进一步挤压了凯迪拉克等二线豪车的生存空间。
凯迪拉克没有败给自己,而是败给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