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团队访谈: 让技术创新回归用户的真实需求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访谈]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完美收官。来自企业、高校以及个人赛道的获奖团队齐聚深圳,其中不乏许多面庞青涩的年轻选手。这一刻我们意识到,年轻人正在成为AI时代创新的中坚力量。

从2023年首次提出AIPC概念,并大力推动AIPC产业发展以来,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并成功为AIPC领域的应用创新注入活力。今年,随着赛事体系、规模、技术支持以及奖项设置的升级,该项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817支队伍参赛,提交作品达到1063份,最终评选出40个优秀团队与作品,总计20项大奖。

相比去年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Chatbot类应用创新而言,今年赛事获奖作品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含了游戏娱乐、绿色制造、办公效率、医疗、教育创新、老年和失智人群关怀等众多领域的落地实践。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AI技术的多元化与可能性,更凸显了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与温度。

在本次大赛颁奖仪式结束后,我们对其中的五个获奖团队和个人进行了采访,从这些极富创新力的年轻开发者们口中,我们了解了AI应用创新的深层意义。

·从虚拟到现实:AI创新实现场景化突破

本次大赛给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在众多获奖项目中,技术落地的"场景感"成为共同亮点。例如鲸娱秘境团队将AI技术注入线下游戏,让AI扮演NPC与玩家进行实时互动,甚至还能识别玩家递交的物品并给出针对性回应。团队代表笑着表示,"玩家经常讨论'后面肯定有真人',这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这说明AI的交互已经足够自然。"

目前,鲸娱秘境团队基于该模式已经在北京开设多家"鲸娱秘境"线下体验店,并成为网红打卡地,验证了轻量化线下AI娱乐场景的商业潜力。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具身智能赋能绿色制造团队的项目,则是将AI技术投向了动力电池回收这一硬核领域。"传统电池拆解依赖人工暴力拆解,存在污染和安全隐患。我们现在把电池拆解分为刚性零件、柔性零件和软性零件的拆解,并通过具身智能去应对这种复杂的、非结构化的环境。"团队成员介绍,“同时,英特尔提供的帮助非常大。因为我们这个具身智能体使用了很多小的Transformer架构的模型去做多模态感知,因为只有感知的比较精确,智能体做决策才会比较精确。英特尔提供了OpenVINO的一系列小模型加速方案,以及在推理侧可以用IntelIPEX-LLM框架去做部署,本地就可以有7B、8B的微调优化后的模型去做一些实时的推理,带来了效率的极大提高。”

具身智能赋能绿色制造团队自研的具身智能体,可通过多模态感知应对非结构化环境,目前已实现刚性零件的精准拆解,该项目凭借对绿色制造的突破性贡献,摘得大赛特等奖。

在个人赛道领域,获奖项目同样聚焦现实需求。例如芯绘云匠团队的张莅凝从支教经历中发现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痛点,研发出基于英特尔AIPC与OpenVINO技术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张莅凝表示,"它能离线运行、低延迟交互,让抽象概念可视化。"目前,该平台已在工科院校完成100余人的试点,计划9月进入职业院校推广。

而另一位仅有16岁的高中生获奖选手SunnyWang的"贴贴爱"项目,则是为独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打造的AI智能管家,通过记忆库实现个性化聊天,还能让相册"开口"介绍人物,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落地并商业化,但该项目的创新意义无疑展现了年轻一代开发者的精神,获奖选手也表示,"未来希望将线上功能与手环这类穿戴设备相结合,让技术更有温度。"

·从云到端:AIPC重构技术落地路径

本次大赛中,英特尔AIPC的技术潜力被选手们多次提及,成为连接技术与场景的关键载体。获奖团队必优科技将拥有1500万注册用户的云端产品ChatPPT迁移至英特尔AIPC,实现全流程本地化运行,其创始人周泽安介绍说,"很多文档其实涉及隐私或信息数据安全,用户不愿上传云端。而AIPC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可信的办公超级工作站。基于英特尔芯片的AIPC仅需16GB显存即可高效运行,成本降低的同时,数据安全性极大提升。"

其实从AIPC概念诞生至今,安全性、隐私性是最常见的话题,这也是云端侧改革的核心技术锚点。在本次获奖项目中,张莅凝的教学平台依托AIPC实现本地推理,避免了网络依赖;鲸娱秘境的线下场景中,视觉匹配与语言模型调用可以通过OpenVINO在本地闭环完成;具身智能赋能绿色制造团队的项目则借助英特尔OpenVINO的小模型加速方案和IPEX-LLM部署工具,让7B、8B微调模型在本地即可实现实时推理,这些案例都展现了AIPC的本地化AI计算、应用与服务能力。

正如必优科技创始人周泽安所言,“AI应用正从云端向端侧迁移,办公场景与PC紧密联系,当端侧模型能处理规划、生成等全流程任务时,可信的个性化服务就有了基础。"这种迁移不仅降低了对云端算力的依赖,更让技术落地成本可控,这正是AIPC对于行业而言的核心价值所在。

·英特尔AI创新应用大赛不止于竞技,更是生态的催化剂

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是围绕AIPC展开的应用生态创新大赛,其实际价值远不止“一场赛事”这么简单。除了为参赛团队、个人选手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平台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试炼场"。这使得高校参赛团队获得了将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机会;使企业参赛团队找到了技术落地的新路径;使个人开发者能够将创意与真实需求对接,并打破个人开发者难以与大平台对接的壁垒,促进了开发者与平台之间的交流,加速了创新应用的切实落地。正如具身智能赋能绿色制造团队所言:"高校给了我们拥抱前沿的视野,大赛则让我们看到技术落地的完整链条。"

对于AIPC行业自身的发展而言,大赛的意义则更为深远。它验证了AIPC在多元场景的实用性:从办公到教育,从制造到医疗,促进了端侧算力与本地推理能力对于用户体验的重构。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软硬件协同"的创新模式,即英特尔的芯片与工具链为开发者提供基础能力,开发者则通过场景化创新反哺硬件迭代,进而形成正向循环。

同时,赛事还获得了来自联想、惠普、腾讯应用宝、火山引擎、扣子等第三方硬件、软件生态伙伴的支持,参赛团队和选手的优质项目可以快速落地到这些平台之上,进而大大提升了开发者的积极性。

不得不说,当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游戏中自然对话的NPC、课堂上可视化的数据流、工厂里精准操作的机械臂、老人手中会"记忆"的相册时,AI与千行百业的融合便有了更加清晰的路径。而两届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证明,推动AI应用创新与AIPC行业发展的核心在于让技术回归用户的真实需求,解决客观上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才是创新最本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