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一场关乎一生的健康修行!尤昭玲教授教你呵护卵巢的十大环节

在女性的生命历程中,卵巢这颗重仅 3-4 克的神秘器官承载着女性的生命密码。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女性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深刻地影响着女性健康。它不仅主宰着生育功能,更通过雌激素的分泌调控着骨骼密度、心血管健康、皮肤弹性等多个器官的青春态。

尤昭玲教授强调卵巢功能与女性整体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女性的最早衰老的“发动机”,尤昭玲教授提出:卵巢是女性整体健康的“晴雨表”,是孕育新生命的摇篮,维持着女性的青春活力与健康,是女性生命健康与安全的根基。因而呵护卵巢健康无疑是需要终身坚守的修行,女性从20岁踏入青春的活力期到50岁逐渐步入生命的另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照顾好这一生命引擎。

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尤昭玲将从以下十个环节教你呵护卵巢。

一.营养奠基:构建卵巢的“营养补给站”。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摄入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健康的脂肪等,都是维持卵巢正常功能的重要原料:

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为卵巢组织的修复与更新提供必要的氨基酸,是卵巢发育的基石;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在坚果牛油果等食物中广泛存在,作为抗氧化剂,减少卵巢损伤;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参与卵巢内的各种反应,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深绿叶菜、动物肝脏中富含的叶酸可降低卵巢早衰风险。

日常生活中要记住:远离反式脂肪酸,少喝含糖饮料,给卵巢提供纯净的"生命燃料"。

二.睡眠修复:重启卵巢的“夜间充电站”。

睡眠作为人类自我修复的重要法宝,对卵巢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充足的睡眠让机体得以自我修复。夜间23:00-1:00是卵巢细胞更新的黄金窗口,同时,人体在夜间分泌褪黑素这一激素有着调节睡眠的作用,还能给卵巢“充电”的关键物质。

长期熬夜会导致卵巢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失衡,进而影响排卵和月经周期。因此,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在夜间能够正常分泌褪黑素,是呵护卵巢健康的重要举措。

建议在23:00前入睡,睡前90分钟关闭电子设备,用40℃热水泡脚15分钟,搭配酸枣仁百合茶(酸枣仁15g 百合20g),让卵巢在深度睡眠中完成“系统升级”。

三.运动激活:疏浚卵巢的“气血运河”。

适量的运动可使卵巢动脉血流速度提升45%,促进卵泡液循环,激活盆腔血液“微循环”,相当于给卵巢做“气血按摩”。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如瑜伽、慢跑、游泳等,使卵巢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保持气血通畅。同时还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有助于维持卵巢的正常功能。

每周 3 次“盆腔唤醒训练”:晨起蝴蝶式瑜伽 10 分钟,激活骶髂关节;傍晚凯格尔运动200 次,增强盆底肌力量;睡前猫牛式 5 分钟,改善子宫供血。

此外,每周累计坚持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搭配适当的力量训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优美的身材曲线,更能从深层次上为卵巢健康筑牢坚实的防线,全方位地守护卵巢的正常功能。

四、压力管理:筑牢卵巢的“情绪防火墙”。

女性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影响卵巢的正常激素分泌。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心理咨询等方式释放压力,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正如尤昭玲教授所强调的,心理健康是卵巢健康的重要保障,只有身心和谐,才能让卵巢功能正常发挥。

五.环境净化:打造卵巢的“生态保护区”。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隐形杀手”,其中尼古丁酒精对卵巢的危害不容小觑。相关研究提示,吸烟会导致卵巢内的卵泡数量减少,卵泡质量下降,使女性的生育能力降低的同时还会加速卵巢的衰老进程。

酒精同样会干扰卵巢的正常功能,对卵泡的发育和成熟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卵巢的健康,女性应坚决远离烟酒,为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一个纯净的内部环境。

六.体重管理:调节卵巢的“代谢天平”。

肥胖会影响卵巢的正常排卵和激素分泌,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过度消瘦会导致身体营养储备不足,影响卵巢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同样会对卵巢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体重管理方面,BMI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在18.5-23.9kg/m2为理想范围。超重者需警惕油炸食品(每周摄入小于2次),控制热量摄入。消瘦者(体脂率<17%)可适当补充ω-3脂肪酸,食用亚麻籽油深海鱼,并每日额外增加一定的优质热量。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是呵护卵巢健康的关键环节之一。

七.监测预警:安装卵巢的“健康雷达”。

建立卵巢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方能掌控卵巢动态。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能够准确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25岁起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查,其数值1.5-4.0ng/ml为正常。

35岁以后,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下降,此时应增加内分泌六项检查的频率,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能够及时了解卵巢的功能状态,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八.毒素防御:建立卵巢的“免疫屏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环境毒素,如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BPA)、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某些护肤品和指甲油中的化学物质等,这些毒素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增加卵泡闭锁率,干扰卵巢的正常功能,影响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农药残留会让AMH值每年下降12%!我们应尽量选择环保、无毒的生活用品,减少农药残留食物的摄入,谨慎选择护肤品和化妆品,降低环境毒素对卵巢的损害。

九.温度守护:维持卵巢的“恒温系统”。

温度变化对卵巢也存在影响,卵巢对温度较为敏感,寒冷的刺激会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导致卵巢功能受损。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经期和寒冷的季节,女性要注意腹部和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寒。保持身体的温暖,为卵巢提供一个恒温的内部环境,确保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十、心态养护:激活卵巢的“青春开关”。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抗衰剂。保持快乐、愉悦的心情,能够促进身体分泌多种有益物质,增强卵巢血供、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负面因子对卵巢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可以培养几项兴趣爱好(绘画、园艺等),学会调整心态,享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让内心充满阳光,是呵护卵巢健康的一剂良方。

养生在中国的地位是多维度的。既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现代社会的经济支柱,更是人们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

中国古代养生家以《周易》提出的“天九地十”为哲学根基,将“十”视为天地盈满之数。这种思想在中医养生中演化为“十全十美”的健康观:通过精神调摄、饮食养生、起居有常等十大维度的系统养护,实现“治未病”的生命智慧。

尤昭玲教授强调,卵巢的养护不是对抗衰老的战争,而是一场与生命节律共舞的艺术。以上十个环节,每一个都关乎女性的生命力,关乎卵巢的生命力。

将卵巢养护升华为古琴十弦的和谐共鸣--调膜十法如破阵先锋疏通胞宫脉络,养泡十法似源头活水滋养卵泡发育。活血逐瘀如破土新芽,补肾填精若甘泉润根,温阳化湿像暖阳驱寒,共同编织出“十维养护”的生命图景。

每位女性都应成为自己的生命琴师,在饮食、运动、情绪、环境等的多维协同中,拨动营养补给的滋养“琴弦”,激活气血运行的活力琴键,校准身心和谐的情绪旋钮,传递青春能量的环境共鸣。在这十根琴弦在日常养护中同频共振时,卵巢这颗“生命之巢”必将焕发出如持久生命力,让每个生命阶段都绽放出与自然节律共舞的健康韵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游卉 杨雅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游卉 杨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