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青岛富源路小学校:校家社同心同行,共筑幸福成长圈

为响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青岛富源路小学以“打造少年儿童成长的幸福圈”为核心理念,构建“一心三机四翼”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成立了“幸福成长圈”教联体。通过以学校为圆心、区域为主体、资源为纽带的三维联动,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一、主要做法与特色

(一)以学校为圆心,构建教联体核心枢纽

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发挥主导引领作用,成为教联体的运转中枢。

1. 机制创新激发组织活力

建立“校长负责制”三级管理网络,设立家庭教育服务站,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保障家校活动开展。通过“三长见面会”“校长会客厅”等渠道,每学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主题家长会,实现家校沟通零距离。创新“三三四”管理模式—三级家委会、三维辐射式培训、四部协同式工作,形成家校共治新格局。

2. 课程开发强化专业支撑

开发四翼课程体系:“家长课程”设置行为习惯培养、青春期教育等八大主题,通过主题讲座、“聊聊吧”沙龙、家庭教育指导课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从理论到实操,提升科学育儿的能力。“教师课程”建立青苗、拔节、绽放、金穗四级成长梯队,依托"金穗班主任工作室"开展带班方略、家庭教育指导等专题研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蓬勃态势。“校本课程”为34门"超市课程"和心理健康四季课程,创编《向阳花开》等校本教材,建立积极的心态形成个性特长。“生涯课程”成立了生涯教育讲师团,设计职业体验、研学实践等多样项目给未来规划提供资源。

3. 数字赋能突破时空壁垒

建立“线上 线下”双轨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指导视频;心理教师录制亲子教育图文音频故事。学校的数字化平台,既有专家讲座的“营养大餐”,也有家长的“育儿妙招”,碎片化学习让科学养育融入生活细节。

(三)以资源为纽带,打造立体化成长圈

通过平台搭建与资源共享,构建开放融合的教育资源网络,形成育人合力。

1.平台化资源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库—整合《陪伴成长家长手册》等本土化教材,开发微课资源包。社会实践资源地图—绘制涵盖党史纪念馆、纺织博物馆等站点的研学路线。专家智库平台—成立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等组建的团队,运行“订单式”培训及咨询服务机制。

3.常态化资源共享。师资流动—选派教师参与社区教育,同时引入家长讲师团开设“职业启蒙课”。设施共用—学校体育场周末向社区开放,社区活动室成为学生社会实践阵地。

三、未来展望

“幸福成长圈”教联体的成立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要里程碑。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联体建设,探索更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