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魔11 Pro+测评: 手机上用水冷到底是不是噱头?
赛车、大型服务器、游戏主机……这些代表着速度与激情的设备往往都会使用水冷散热,早在2003年,NEC与富士通等厂商联合推出了首款水冷台式电脑;2015年,华硕在IFA展会上发布了首款水冷游戏本GX700;而今天,首款水冷手机红魔11 Pro+问世了。
毫不夸张地说,在散热创新这方面,红魔一直走在了行业的前面。但是在本就寸土寸金的手机上面,还要专门设计一整套水冷组件,似乎有点太奢侈了。那么,这套系统究竟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还是真的能带来实质性的体验提升呢?
开启后全程稳帧
红魔11 Pro+配备了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LPDDR5T+UFS4.1 Pro,性能三件套可以说是拉满,这也是红魔手机的一贯操作。我们简单看看跑分情况:
安兔兔轻松突破400万,Geekbench 6单核多核得分分别为3511和11126,这个成绩肯定是当前手机市场的第一梯队。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绩是关闭水冷之后跑出来的,为的就是让大家先大致了解一下它原本的实力,至于水冷到底有没有用,接下来我们直接上强度,用高负载场景的《崩坏:星穹铁道》来看看它到底表现如何。
《崩坏:星穹铁道》关闭水冷帧率表现
在开启散热风扇、关闭水冷的情况下,将画质设置为最高进行测试。半小时下来,平均帧率为60.9 FPS,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除了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硬实力,红魔11 Pro +的散热风扇也升级到了驭风4.0,不仅提升了转速,还在散热VC上增加了液态金属。
那些看起来就很厉害的专用名词就不重复了,官方已经讲得很详细,实际得到的就是更高的热传导能力,能尽可能让处理器快速降温,所以即使是《崩坏:星穹铁道》这样的高负载场景,也能实现满帧运行。
《崩坏:星穹铁道》开启水冷帧率表现
那么,开启水冷之后呢?平均帧率仍然是60.9 FPS——没区别?其实,这已经是游戏的上限了。细看帧率曲线就能发现,整个过程更加平稳,抖动极少。1% Low帧(绿色曲线)也从开启水冷前的50.1 FPS提升到了55.1 FPS,而且全程都保持在较高的区间,几乎没有掉下来过。
升温慢,降温快
将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对比就能发现,只是开启风冷散热的红魔11 Pro+就已经够强了,但开启水冷后,它的稳帧指数和卡顿率数据都更好看了,游戏体验更为极致。
整个过程的功耗也只是从7.27瓦提升到了7.57瓦,电量消耗从14%增加到17%,要知道这可是最高画质的《崩坏:星穹铁道》这样的高负载场景,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额外消耗的这点电量,换来更好的体验,我觉得很值。
水冷开启前(左)后机身温度对比
那么,温度情况呢?可以看到,如果不开启水冷散热,机身最高温度为47.9℃,而开启水冷状态只有45.3℃,温度下降了3℃左右,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热量均匀分布在机身背部,而不是积累在芯片附近,这样既能让芯片能够在相对舒服的状态下运行,热量均匀分布在整个机身,也能更快地交换到空气中,散热会更快。
而且我也注意到,关闭水冷时,9分钟机身就会达到48℃附近,然后根据运行情况有所波动。但如果开启水冷,一直到17分钟才会达到最高温度,效果明显。
开启水冷结束游戏后5分钟(左)、8分钟温度情况
实测在开启风冷+水冷的情况下,结束游戏后5分钟就可以让机身温度降低到37℃左右,并且芯片附近已经是绿色的低温状态。8分钟后,整机温度已经降到34.7℃,完全感觉不到热量了。
作为对比,在不用任何主动散热的前提下,从45℃以上降低到35℃,需要至少13分钟。显然,开启水冷不仅能让机身握持体验更好,还能让手机全程都在比较舒适的状态下运行,特别是芯片部分,让性能输出更加稳定。
从散热效果来看,水冷的确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在系统设置中除了总开关,只有两档流速可选。但是日常使用中多数情况都用不上水冷散热,一般都会选择关闭,每次进入游戏时又需要手动开启,操作稍嫌麻烦。
如果能够加入一个智能启动功能,系统识别到游戏进程,并且CPU温度达到某个阈值就自动启动水冷,这样会更实用一些。
《鸣潮》也能跑满120帧
既然水冷效果这么强,那么我们继续挑战,《王者荣耀》什么的就不用说了,直接在《原神》中开启超分超帧并发,来看看红魔11 Pro+的极限表现。
《原神》超分超帧并发帧率情况
在这种高负载下,它仍然跑出了120 FPS的平均帧率,1%Low帧也达到了90 FPS。不过曲线出现了多次波动,虽然能够很快就恢复了满帧状态,但游戏中仍然会有感知,体验还是不够爽。
《鸣潮》超帧模式帧率情况
而在《鸣潮》中,如果同时开启超分超帧,帧率很快就会掉到90 FPS附近,加速跑、跳跃、使用技能等都会有明显掉帧,所以帧率和画质只能二选一。
在关闭超分功能之后,帧率就比较稳定了。在这种高强度运行状态下,25分钟之后仍然出现了一些掉帧问题,在游戏中也有较为明显的感知,即使是红魔11 Pro+这样散热堆满的设备,仍然需要散热背夹的辅助才能得到极致体验。
《原神》(左)和《鸣潮》温度表现
至于温度,超分超帧状态下的《原神》能够控制在45℃以下,这个表现已经比友商多数机型要好了。但是超帧之后的《鸣潮》,由于负载太高,温度也一直在50℃附近徘徊,机身已经比较烫手,如果不是做测试,我是肯定握不住了,这种状态并不适合日常游戏。红魔也宣布会开启《鸣潮》的原生高帧率模式(截稿时暂未更新),到时候不再需要插帧,或许会有更好的体验。
体验出色的“游戏机”
续航方面,红魔11 Pro+配备了7500mAh大电池。我们本次测试的游戏都是比较极限的高负载场景,仅供参考。日常并不一定需要长时间满负荷运行,平时玩这些游戏的续航时间还会更长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在刷微博、看视频以及待机等低负载场景,红魔11 Pro+的续航表现就很不错了,电池可谓是量大管饱,足够日常使用。
除了性能和续航表现,红魔11 Pro+的延续了纯平设计,外观极具辨识度,能够平放在桌面,不会像其他机型一样“坐跷跷板”,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点。
作为一款主打游戏性能的手机,它的肩键、腰部、Logo、风扇处也都配备了可自定义的RGB灯,加上水冷环,运行起来情绪价值拉满,一眼电竞。当然,玩游戏更多的还是看屏幕,灯效只能算是情绪加分。
不凸起的摄像头还有两个好处,首先,无论什么姿势握持手机都不会挡手。而且红魔11 Pro+和前代相比手感更圆润细腻了,虽然是直角边框,但是边缘做了弧形过渡,拿在手上不会觉得硌手。
第二就是在高负载场景需要搭配散热背夹使用的时候,背夹也可以更靠近CPU,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这一点,友商的多数手机都做不到。
至于正面,仍然是无挖孔全面屏,这也是红魔一直在坚持的设计。这块屏是由红魔和京东方共同研发,不细看很难发现下面藏了镜头,加上超窄边框,真正做到了正面几乎全是屏幕。当然,自拍效果肯定会有所影响,仍然像是隔着一层薄纱,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从这几天的体验来看,我觉得红魔11 Pro+仍然是一部游戏体验拉满的手机,水冷散热的加入,让它在极限场景发挥更出色,和其他友商机型再次拉开了差距,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很值得玩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