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DC 2025,筑起行业智能化的算力屏障


对身处行业一线的开发者来说,算力问题既宏大又具体。往远看,算力是全球 AI 竞赛的核心引擎,企业建立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往近看,算力构建与服务,意味着无数具体且琐碎的工程化难题。
比如面向行业复杂场景,单一算力系统是很难满足的,大模型需要 AI 专用算力,从工程实际来看,计算基础设施又不能搞得太专,需要有一定的通用性。这就要求开发者需要掌握多套技术栈,每天跟进大量快速迭代的技术新趋势,成了开发者们的日常。
很多开发者更希望把时间放在代码和创造上。怎样才能把各种麻烦屏蔽掉,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呢?这时候,开发者就希望行业大会作为契机和平台,可以一站式排忧解难。
前不久举办的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 2025(KADC2025),就是这样一个使能伙伴和开发者高效开发的行业大会。

KADC2025 就带来了鲲鹏和昇腾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具和新平台,让伙伴和开发者一站式、系统性了解国产计算生态的最新进展。
当前,鲲鹏在通用计算领域、昇腾在 AI 计算领域,组成了中国原生的全栈计算生态,支持各行各业构建可靠的算力基础设施,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首选算力。那么,替伙伴和开发者屏蔽掉 AI 时代的算力烦恼,本届 KADC2025 究竟透露了些哪些关键信息?

行业智能化的迅猛推进,让身处其中的开发者,既面临机遇,也要绕过诸多暗礁:
从需求层面来看,算力规模总量加大,企业用户的硬件设备升级迭代,通用计算与 AI 计算都各有其用,两套体系中都有大量工程化难题,比如通用服务器的性能调优,AI 集群的网络通信等,都需要开发者投入精力去解决;
在场景应用方面,各类 AI 场景涌现,碎片化和长尾化特征愈发明显,需要针对不同场景的数据特点进行反复调试和改进,系统集成与部署环节还面临着各种兼容性和稳定性问题,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严重拖慢了开发效率;

此外,当前计算行业内的生态格局各自为战,导致工具链复杂冗长,开发者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快速将新技术集成到现有的系统中,从而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上述问题用一个词总结,就是:开发低效。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行业智能化的创新活力。究竟该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呢?
我们知道,技术世界中,往往会通过操作系统层来作为桥梁," 向下屏蔽硬件,向上承接应用 ",方便用户使用。那么,在智能化的产业世界中,有没有一种系统级力量,能够为开发者屏蔽种种麻烦,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创造呢?放眼望去,或许就是华为。
鲲鹏与昇腾,构成了完整的国产计算产业生态,为开发者排忧解难的算力基座。我们就从本届 KADC 大会,看鲲鹏昇腾如何为开发者立起防护屏障。

解决开发者的麻烦,产品才是硬道理。原因很简单,只有把算力底座构筑在坚实可靠高性能的计算产品上,才能少出错、更省心,直接减少开发者的开发量和运维负担。
举个例子,今年很多开发者都听到过 " 一天在本地部署好 DS" 之类的需求。这时候,坚实的 AI 基础软硬件底座,就能免去临时选型、方案不先进、性能不足等烦恼,快速集成最先进的 AI 能力。
所以本届 KADC 2025 大会,鲲鹏和昇腾都面向 AI 时代,带来了最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面向通用计算领域,鲲鹏正式发布面向 AI 时代的 " 鲲鹏 AI+ 解决方案 ",包含 AI core、AI infra、AI 应用这三大关键点,其中:

AI Core 是底层基础设施,包括算力、算法等。鲲鹏 +xPU 推理方案,能够兼容昇腾以及其他国产 GPU,覆盖数据中心到边缘场景。目前已经有伙伴基于鲲鹏,打造了十多款服务器。
AI Infra 则主要是针对数据处理。鲲鹏 AI 数据工程组件和鲲鹏 AI 安全组件,提供性能更优、更安全的数据处理、数据检索等能力。比如,基于鲲鹏 " 数据可用不可见 " 的特性,AI 模型和数据库既可以享受 AI 便利,又不用担心数据泄露,是更适合 AI 时代的算力底座。
AI 应用则聚焦于将 AI 与行业相结合,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比如今年大模型的在线推理服务爆火,鲲鹏在算子加速库和鲲鹏的图形编译方面做了提升,性能整体提升 20% 以上。RAG 知识库,是很多企业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的 " 外挂 ",基于鲲鹏的 RAG 解决方案,伙伴和开发者可以很轻松地打造相关产品。大会上,就有 6 家企业发布基于鲲鹏 RAG 解决方案 1.0 打造各自行业的差异化 RAG 解决方案。
面向 AI 计算领域,昇腾也带来了昇腾超节点,构筑系统级算力优势,同时匹配业界模型发展趋势,引领大规模专家并行方案,推出最新核 MOE 的推理系统,打造出更高效的 AI 算力系统。

具体来说,昇腾超节点架构打破了集群互联瓶颈,实现节点间高效协同,构建了业界最大规模 384 卡高速总线互联体系,相比传统节点,训练性能实现 3 倍飞跃,以强劲算力支撑大规模 AI 任务快速推进,解决行业智能化的算力瓶颈。
随着 MoE 模型架构成为主流趋势,昇腾进一步提升了大规模专家并行的能力,全新发布的 MindIE Motor 在推理服务层加速,单卡吞吐达到业界水平的 4 倍,同样的卡数可以带来更大收益,保护行业用户和开发者的投资。
基于昇腾,伙伴和开发者快速打造出 AI 大模型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科大讯飞,就基于昇腾 A3 超节点,训推效能提升 3 倍,升级星火大模型。
鲲鹏 + 昇腾以技术创新支撑的算力底座,为伙伴和开发者屏蔽掉了算力不足或选型策略失误的麻烦,更轻松地踏上智能化之路。

国产硬件上开发效率不高,一个主要原因是生态和社区繁荣度不够。由于海外硬件发展更早、更集中,因此社区贡献者和资源都很丰富,工具链完善,所以开发者遇上问题很容易获得支持。而国产硬件如果生态建设跟不上,资源和工具都不充沛,那开发者就不得不重复造轮子。有一些开发者因此不愿意用国产硬件,导致生态更加发展不起来,形成恶性循环。
已经趋于成熟的鲲鹏昇腾生态,仍在不断提升开发者友好度。此次大会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开放、开放、开放。
鲲鹏发布了多样化算力集群软件开源社区 openFuyao,解决大规模集群的弹性调度和高效释放。同时,还向开发者提供了全栈的 AI 工具链,支持开发者更高效的自主开发,包括 BoostKit、DevKit。以前的工具也在现有鲲鹏 DevKit 和 BoostKit 上进行了集成和创新,极大地方便了新老开发者。

据美团分享,美团通过鲲鹏 DevKit 开发套件完成了开发流水线改造,实现了一码多芯、同辕开发,并基于 BoostKit 实现了美团外卖业务召回性能大幅度提升。
昇腾也坚持深度开放,全面开放了基础硬件、硬件使能 CANN 昇思 AI 框架以及各类应用的套件和开发工具链,让不同行业的开发者都能更容易、更高效地开发,同时加大与 vLLM 等社区合作,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
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可以吸引更多开发者拥抱鲲鹏昇腾生态,实现正向循环。华为 ICT Marketing 部部长周军透露,截至 2025 年 5 月,鲲鹏、昇腾已发展超过 665 万开发者,8800 多家合作伙伴,完成 23900 多个解决方案认证。
在鲲鹏昇腾的生态盾牌之后,开发者可以打消开发繁琐、工具不完善等顾虑,加速拥抱国产计算生态,将行业智能构筑在国产算力底座上。

以往做 IT 的,搞通用计算的搞通用计算,搞 GPU 的搞 GPU,分而治之。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希望构建多样化的算力基础设施。以金融为例,既需要通用计算的大规模处理能力,也需要 AI 加速推理来支撑金融大模型。对此,江苏润和软件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朱凯也在大会上透露,在为行业客户打造解决方案时,基础设施层面全栈拥抱鲲鹏 + 昇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单一技术路线和产品,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数智场景需求。另一方面,x86 和英伟达都存在供应链风险,国产计算的完整性、全栈可靠,是大势所趋。
因此,此次开发者大会上,我们也看到鲲鹏昇腾携手,构筑了更完整的计算之盾,可以让开发者同时纳入国产计算生态中,在全球化博弈中为中国赢得了关键生态位。

通过 " 鲲鹏日 "" 创享日 ",以及昇腾创享日、金种子计划等系列活动,鲲鹏和昇腾的人才都在加速成长中,为伙伴和开发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共同强化了国产技术品牌的整体影响力,形成了 "1+1>2" 的合力,共同抵御海外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风浪。
在全球 AI 竞赛中,算力就是守护 AI 发展的屏障。而鲲鹏昇腾所构筑的技术之力、生态之力、产业之力,阻隔了绝大多数麻烦,牢牢守护住了开发者的效率与行业智能化的信心。
透过 KADC 大会,我们看到国产计算的三道防护力身后,伙伴与开发者的天地也变得越来越宽广。以梦为马、以代码为利器,他们正在 AI 时代所向披靡,拥抱行业智能化的无限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