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欧洲能源大变局:德国立场逆转,反核阵营集体瓦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零碳,作者:Bell,编辑:Tang

" 反核 " 多年后,德国的能源立场第一次出现了 180° 大转弯。

据《金融时报》本周一(5 月 19 日)报道,德国政府近日作出重大政策调整,宣布放弃长期坚持的反核立场。而这一转变,很可能重塑欧洲能源格局。

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初在《费加罗报》上发表联合社论,两位领导人在文中表示,两国将 " 在气候中和、竞争力和主权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能源政策 "。

柏林已向巴黎明确表态,未来在欧盟立法层面,德国将不再反对核电获得与可再生能源平等的政策待遇。

这一历史性转变堪称德国能源政策的 " 根本性变革 ",也为持续多年的法德能源僵局打开了突破口。

此前,德国与法国作为欧盟两大经济体,长期以来在是否推广核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问题上争执不下,这种对立几乎导致欧盟能源政策陷入分裂。

法国 2024 年核电占比高达 68%,位居全球首位,是欧洲核能发展的坚定推动者;而德国已于 2023 年全面弃核,2024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 57%,并始终拒绝承认核能的绿色属性。

图说:法国与德国发电结构对比 来源:Ember

以法国为首的 " 核联盟 " 持续呼吁欧盟正视核能在脱碳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主张加速部署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技术。

而德国与奥地利、葡萄牙、丹麦等国组成的反核阵营,则坚决反对将核电纳入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由于缺乏政策支持,核能投资在欧盟长期面临制度性障碍。

特别是在 " 核能制氢是否属于绿色能源 " 等关键议题上,德国前总理朔尔茨政府与法国的激烈博弈屡屡导致欧盟能源决策陷入停滞。

然而局势在新政府上任后出现转机——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公开称 " 淘汰核能是一个错误 ",并承诺重启与法国的关系。

《金融时报》指出,德国的新立场使得奥地利成为欧洲仅存的反对核能的主要国家。

随着法德引擎重启,欧盟碳中和进程迎来新变量。当欧洲两大轴心达成共识,能源转型或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能。

一、政策转向:反核国家重启核能

德国的政策转向并非个例,而是欧盟范围内支持核能浪潮的最新例证。不少 " 反核 " 国家都开始重新拥抱核能技术。

就在上周,丹麦议会投票推翻了长达 40 年的核电禁令,这对于丹麦这个可再生能源大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转变。

丹麦是欧洲可再生能源最丰富的能源市场之一,也是全球海上风电巨头 Ørsted 的所在地。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该国超过 80% 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生物燃料和太阳能。

丹麦能源和气候部长拉尔斯 · 阿加德表示,新型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正在不断发展,丹麦将考虑投资这一新型核能技术。

几乎在同一时间,比利时也完成了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向。

5 月 15 日,比利时联邦议会以压倒性多数(102 票赞成、8 票反对、31 票弃权)通过新法案,正式废除了 2003 年制定的核能淘汰计划。

比利时 2003 年 1 月 31 日颁布的联邦法律要求逐步淘汰该国所有核电发电。比利时最后两座反应堆——杜埃尔 4 号和蒂汉格 3 号——原定于 2025 年 11 月关闭。

然而,随着 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发,政府和核电运营商开始就反应堆未来 10 年运行的可行性和条款进行谈判,并于 12 月达成最终协议。

去年 7 月,国会议员马蒂厄 · 比赫特(Mathieu Bihet,当时还未担任该国能源部长)与其同事一起向议会提交了一份立法文本,呼吁撤销核能逐步淘汰政策。

" 有了这项新法律,比利时终于有能力保证能源结构符合当今国情," 现任能源部长比赫特表示。" 能源结构不再是二元对立、僵化地相互竞争,而是务实互补地利用。"

二、停电危机:电力结构短板暴露

如果要探寻近期欧盟国家核能政策转向的直接诱因,上个月震惊全球的西班牙大停电事件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这场波及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南部的灾难性停电,使可再生能源稳定性以及能源安全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认为,此次事件暴露出西班牙电网监管体系在面对光伏发电激增时的应对不足。

考虑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电网都依赖高水平的风能和太阳能,甚至有人直接将责任归咎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比如美国能源部部长。

" 看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居民的遭遇,我感到非常难过,但当你把马车拴在天气上时,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 · 赖特(Chris Wright)对 CNBC 表示。

尽管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电网运营商 REE 强调了可再生能源并非停电原因,但这场危机让欧洲各国不得不正视一个残酷现实:能源安全已到了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地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核电这一曾被欧盟一些国家边缘化的能源选项,重新回到了决策者的视野。

在经历了大规模停电事件后,普遍被视为反核国家的西班牙正在重新考虑关闭其七座核反应堆的计划。

西班牙核工业论坛(ForoNuclear)主席伊格纳西奥 · 阿拉鲁斯(Ignacio Araluce)表示:" 这次停电凸显了核能在为电力系统提供惯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西班牙来说,核电厂在确保电力供应、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和帮助控制电价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事实上,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核能,西班牙公民和小企业的电力成本将高出 23%,而工业消费者的电费将高出 35% ——德国就是一个例证。

由于完全淘汰了核能,煤电比例也持续下降,德国非常依赖可再生能源发电,而天气条件则会直接影响发电效率。

瑞典价格比较公司 Finansvalp 今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已被认定为欧洲电价最高的国家,电价为每兆瓦时 416.20 欧元,高出欧洲平均水平(每兆瓦时 245.78 欧元)约 70%。

图说:欧盟电价最高的 5 个国家 来源:Finansvalp,《环球零碳》制图

德国新任总理默茨于今年 5 月正式当选德国联邦总理,他一直批评德国此前于 2011 年逐步淘汰核电的决定,他认为,这一决定剥夺了德国廉价而可靠的电力。

他还批评前任总理朔尔茨在德国能源价格高企之际关闭了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

三、战略需求:核能保障能源独立

除了西班牙大停电引发的能源稳定性反思,摆脱对天然气发电的依赖同样是推动德国等国家重新审视核能政策的关键因素。这一转变背后,也是欧洲能源自主的战略考量。

5 月 7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茨在《费加罗报》联名发表题为《为欧洲重振法德关系》的署名文章表示,欧洲要更多为自身安全负起责任,减少对外战略依赖。

本月初,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和俄罗斯能源进行最彻底的 " 决裂 "。

5 月 6 日,欧盟发布一份要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 " 路线图 ":到 2027 年底,欧盟所有成员国将禁止进口所有俄罗斯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

此前,俄乌冲突引发的天然气价格飙升,将欧洲能源安全问题推向临界点。

以德国为例,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后德国工业已承受着比法国核能体系高出 40% 的电力成本压力。

而随着 " 彻底决裂 " 计划的实施,欧盟各国的能源成本势必进一步攀升。

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内部掀起了一股支持核电的新浪潮。2024 年,欧盟的核能发电量同比增长了 4.7%。而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重启核电计划,也使德国在反核阵营中日益孤立。

如今法德对于核能达成的新共识,正是建立在这一趋势之上。

图说:2024 欧盟不同发电类型份额 来源:Ember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默茨政府正积极寻求加入法国主导的 " 欧洲核保护伞 ",而德国在核电问题上的立场转变被视为重振法德合作的重要举措。

" 讨论核威慑与调整能源立场存在内在关联。" 前总理默克尔的首席经济顾问罗勒指出。

鉴于法国是欧洲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德国的政策变化被解读为德国愿意与法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欧洲核保护伞的意愿。

四、写在最后

德国核能政策的重大转向,还会对欧盟的氢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推动氢能作为绿色能源建立强劲市场,欧盟委员会正在起草新规,以明确哪些类型的氢能可以被正式标记为 " 低碳 "。

虽然风能和太阳能制氢已凭借 2023 年欧盟法规获得绿色认证,但核能制氢却长期被排除在绿色能源体系之外——这主要源于德国、丹麦等国的坚决反对。

这些国家此前一直主张,承认核能制氢会分散对风光能源大规模开发的投入,进而影响气候目标的实现。

然而,随着德国、丹麦等国家相继调整核能立场,这一政策僵局即将迎来转机——这意味着通过核能生产的氢气现在应该与通过风能或太阳能生产的氢气同等对待。

这一转变不仅将大幅降低欧盟氢能生产的整体成本,更将为欧洲清洁能源发展开辟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