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突生变故!美乌矿产协议后,欧盟直接强势翻脸,乌克兰雪上加霜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乌矿产资源协议历经五轮博弈终达成,但欧盟突然宣布对乌克兰商品加征关税,让基辅政权陷入更复杂困局。
乌克兰与美国围绕矿产协议的拉锯战堪称"马拉松式谈判"。泽连斯基2月底白宫之行因开采权补偿问题不欢而散,特朗普政府试图将乌克兰矿产作为军援"抵押品"的意图暴露无遗。根据乌克兰经济部披露的备忘录修订记录,协议文本中"美国优先开发权"条款被删除,转为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这个变化背后是斯维里坚科团队在4月11日技术磋商中,将原本美方主导的矿产开发模式调整为国际联合投资框架。
泽连斯基资料图
协议刚落地,欧盟的关税重锤就砸向基辅。布鲁塞尔拟将乌克兰玉米进口额度从每年470万公吨压缩至65万公吨,禽肉配额砍掉30%,糖类进口量直接腰斩。乌克兰农业部测算显示,仅玉米出口缩水就可能造成18亿欧元损失,这个数字相当于乌克兰2024年农业出口预算的12%。更棘手的是欧盟提出的"月度配额拆分制",这种动态管控机制让乌克兰企业完全丧失市场预期。
波兰农民开着拖拉机封锁边境口岸的画面还没从公众记忆里消退,法国农业工会又放出"全面禁运乌克兰鸡蛋"的威胁。欧盟农业委员汉森承认,内部至少有六个成员国要求设立"农业保护红线"。波兰作为乌克兰最大陆路贸易通道,其4月15日启动的粮食禁运已导致乌西地区20万吨谷物滞留,敖德萨港的货轮周转周期从7天延长至16天。
基辅的焦虑不仅来自关税数字。欧盟谈判代表朗格那句"解决方案至少等到十月"的发言,暴露出乌克兰在欧盟决策体系中的边缘地位。乌克兰经济部官员私下透露,布鲁塞尔的技术官僚们更关注如何平衡法德农业集团利益,而不是考虑乌克兰战后的经济造血能力。这从欧盟过渡方案的设计就能看出端倪——将年度配额拆分为12个月度指标,本质上是用行政手段制造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