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全网首发)《太平天国钱币》马定祥钤印签赠本所见唯一
听说有个“30万存款定律”,意思是当个人储蓄达到30万元时,容易触发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最终导致资金流失。手里有钱了,总想做点什么,不管是炒股,换车,还是各种投资开店,很多人这几十万最终造没了。我是没有几十万的,估计有了我会买铜钱,把人民币变成孔方兄。手里有点钱买书看挺开心,如果在有点钱就想消费升级了,买钱币资料翻看着也享受,铜钱反正是不买了,真伪难辨了,主要也是没钱买了。
这本书其实去年我就发现了,觉得价格太高,而且签名印章真伪也吃不准就没打算动。今年有两个糟钱就蠢蠢欲动了,仔细研究一翻觉得签名没问题,可是印章没见过,经过坚持不懈查找资料,真是想干一件事只要心诚老天都帮你,终于确定了印章也是对的确少见些。于是和老板开始了议价过程。老板说签名保真的,原书所有者去世后,他的藏书都被这个上海旧书商收了,为了确定他的话我把他网上发的书都看了一遍,发现确实有几十本签赠本都是各个书的作者特意送给这个钱币学家的。老板说前年开始卖这个钱币学家的藏书,还说某某某买了不少,我知道这个人手里有不少好的钱币资料但是要价很贵,我听了那个悔恨我怎么当时没看到。于是我就奇怪了那个哥们为何不把这本书收了,这份资料极为难得,后来看到老板发帖日期我懂了,本书是去年发帖的,可能老板觉得这个可以多卖钱把好的留到最后卖吧,所以没有和那些资料一起发,也许是那个热爱钱币资料收集的哥们没看到,亦或是觉得价格太高了没拿,总之这本书最后到我手里了,也是缘分。
下面给大家仔细介绍下这本书,为了便于阅读分成四节来叙述。
第一节:本书介绍
1.本书封面
2.签名钤印页面
1983年出版的《太平天国钱币》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部钱币专著,书中105枚珍贵钱币(太平天国以及天地会钱币),包含多种孤品(有天国圣宝铅质雕母),随后被马老无偿捐赠给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说个后话民国时期戴宝湘(戴葆庭之弟)也注重太平天国钱币收藏,因为急事迫不得已出售藏品,那会是抗战时期兵荒马乱的马老用借高利贷500大洋购得这批藏品。马老1963年开始写此书,因为各种政治运动辛苦写了两年半的手稿被没收,虽然以后返还但遗失很多,又要重头开始,最终20年后可以正式出版,这是马老的第一部著作,也是马老在世期间出版的唯一一部书。
第二节:本书作者泉坛巨匠马定祥介绍
马定祥(1916年11月1日-1991年3月15日),字聊元,别名莲初,号吉斋,又称万拓楼主,浙江省杭州市人,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中国钱币学社创始人之一。
1.马老的泉学入门老师张季量
2.马老的大哥马咏春所画的祥和泉币社
3.马老此生的遗憾-戊申“吉”字一两银币
(1946年马老从南京泉商张铭舜处购得,以此币中“吉”字为斋名,号“吉斋”。动乱时期遗失,为中国钱币界重大悬案之一。)
4.马老的经典著作《太平天国钱币》和《咸丰泉汇》等。自1983年《太平天国钱币》出版后,马老全力以赴投入到《咸丰泉汇》的编著中。
5.笔者自藏的《泉币之友》创刊号
马老与弟子们在万拓楼编印的《泉币之友》为建国后上海第一份民间钱币杂志。
(这本薄薄看似简陋的民间油印杂志,每期仅印100册,属于内部交流资料,是粉碎“四人帮”后全国第一本泉币杂志,共出版了十期,直到上海钱币学会成立后,学会正式出版了刊物为止。朱卓鹏在全国报纸副刊范围内首次创办了“钱币丛谈”这个专栏,这是粉碎“四人帮”后,全国报刊杂志的第一个钱币专栏。《泉币之友》杂志和“钱币丛谈”专栏号称当时泉界的一刊一报。)
6.马老给学生余榴梁的题字
第三节:本书印章创作者茅大容介绍
茅大容原名茅大雄,马老给他改名为茅大容,他是马老好友茅一志之子,后被马老收为义子。公私合营后方鹤林成了商店职员不方便老为马老做拓片了,马老就培养了茅大容,1964年马老整理李伟先捐赠的钱币所保留的拓片都是茅大容拓的。后来马老推荐给韩登安成为其门生,现为西泠印社理事,香港篆刻界第一人,其作品既保持着浙派风格又丰富多变。
马老在泉拓本上使用之印前期出自吴朴堂、韩登安之手。因为政治运动被抄家而失散损毁,动乱结束后80年代开始使用的印章大多为义子茅大容所刻,本书钤印印章我也是第一次见,经过不懈努力翻阅各种资料最终确定为茅大容所刻。
(马传德引述:当年我父亲被抄走了近百枚印章,都是他自己的私章。我父亲一直喜欢浙派篆刻,所以请的名家,都是浙派西泠印社的代表人物,如王福庵、吴朴堂、韩登安和茅大容等,而且他们都是我父亲的杭州同乡。)
1.茅大容部分作品,右下角印章就是本书马老钤印之名章,印文马定祥印。
2.茅大容和义父义母合照
3.马老和好友茅一志义子茅大容照片
第四节:本书原有者王健舆老师介绍
王健舆(1924年6月14日-2012年3月11日),为中国泉币学社创始人之一王荫嘉之子,因王荫嘉夫妇无后,故其弟王欣夫将儿子王健舆过继给他。1986年6月王荫嘉哲嗣王健舆将他全部藏品半赠半卖给上海博物馆,估价仅为18000元。马老听后感叹:想不到一代名家的全部藏品,仅仅只值18000元?真是感到难过惋惜。
80年代初,马老和马传德经常去王健舆在上海威海路成都路口的家里观赏王荫嘉藏品。1984年马传德陪同马老去王健舆家有幸亲眼目睹那枚缺角永乐通宝背三钱,此珍泉名气极大,1929年除夕王荫嘉花500大洋巨资购得。永乐通宝折三钱目前仅发现两枚版别不同,另一枚完整品早已下落不明。
本书是1983年10月马老亲笔签名钤印赠送给老朋友,从时间上看也是合情合理,本书不是很新,想必之前被王健舆老师翻看多次。人走了,不管是藏品还是藏书都四散而去,抚摸此书,感叹许久。某日我的藏品藏书无非也是这个结局无法改变,所以珍惜当下即可。
1.王荫嘉照片
2.王健舆老师照片
3.王健舆老师著作
4.《钱币博览》总76期
《斯人已去 风范长存-缅怀钱币收藏鉴赏家王健舆先生》作者:盛观熙
谨以此文,致敬泉学巨匠马定祥老师以及那些民国泉坛前辈们!
-出自《閒得堂》
PS:相关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