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百日唯“新”,特朗普政府尽显混乱与断裂
任何“乱拳”都终将打在自己身上
□作者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美国时间4月29日,特朗普迎来第二任期执政百日。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媒体27日发布的一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仅有39%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的执政表现,其执政支持率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纪录。
签署海量的行政令,大规模裁撤联邦机构和雇员,强力驱逐移民,关税大棒砸向全世界,继续“退群”“毁约”,扬言领土扩张……特朗普政府执政一百天,每天都在带给美国及全世界惊奇与惊吓。不妨从道、势、术和人构成的透镜来审视一下特朗普政府百日执政的底色和逻辑。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图据视觉中国
从道的角度来说,从美国内的去多元化到对全世界疯狂挥舞关税大棒,特朗普政府及其背后的理念是反传统的,与现行的国内与国际秩序格格不入。而像万斯等人不但不检讨由此带来的破坏性,甚至还要以此来整顿美国国内以及欧洲盟国。可以说,特朗普政府扭转了二战以来的美国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在一百天内将美国的软权力破坏殆尽。
从势的角度来说,特朗普政府接受“多极”的观念,认为美国已经过度扩张,承担了太多的责任,这并不代表美国要放弃世界霸权地位,而是要更具有性价比的霸权。这是一种“断然”的战略收缩。占了美国“便宜”的盟国,成为特朗普政府要对付的“敌人”,原因在于美国可以用安全保护来要挟盟国在经济上做出更大的让步。
特别是,特朗普政府要重构国际经贸格局,平衡美国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实现产业回流,但是他们面临的已然是价值链深度嵌套的全球化,是日常生活已经全球化的世界,更重要的是,美国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和获益者,是全球化体系内的大国。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扯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美国也是如此——它没有办法在国际体系内挑战国际体系,而任何“乱拳”都终将打在自己身上。
从术的角度来看,“特朗普主义”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需要承认的是,其所包含的战略收缩是美国战略周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规律性。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缺少实现其的手段和方式:一是极限施压,无中生有地制造筹码,将个人的极端情绪变成施压对手的工具,比如毫无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对等关税”,以及联邦政府改革,不但难以推行下去,而且招惹了不少官司。二是将不确定性作为手段,让全世界都摸不清其底牌。比如在俄乌冲突上,从竞选期间发誓“24小时内”结束,到称复活节结束,再到表示若难以达成和平协议,美国会退出。确定性代表着承诺和信用,而特朗普政府不断变化的交易术可谓销蚀了美国的信用基础。
从人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的最大问题或许是重要官员“忠诚但不专业”,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既不能纠正特朗普政府不切实际的政策,也无法落实好这些政策。以调解俄乌冲突为例,与特朗普良好私交的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成为主导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都成了边缘角色。即便特朗普政府定下了正确的政策和路线,也需要有能力的官员和相关机构来落实和实现,但现在似乎看不到特朗普政府内有哪些人既有能力,又得到了特朗普的信任。
道、势、术、人是治国的关键因素,从这个透镜看特朗普政府百日执政,每一个环节都尽显混乱与断裂。在关税问题上,据媒体披露,企业家马斯克代表的科技巨头与总统高级顾问纳瓦罗代表的极端民粹主义已经开始打口水仗了,而马斯克与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已生出嫌隙。百日之后,特朗普政府或将开始裂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媒体立场)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