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明德苑】庶女告天 |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淮南子·览冥训》一开始,就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师旷的,另一个是关于“庶女”的:“庶女叫天,雷电下击,景公台陨,支(同‘肢’)体伤折,海水大出。”东汉学者高诱注曰:“庶贱之女,齐之寡妇,无子不嫁,事姑谨敬。姑无男有女,女利母财,令母嫁妇,妇益不肯。女杀母以诬寡妇,妇不能自明,冤结叫天,天为作雷电,下击景公之台。毁景公之肢体,海水为之大溢出也。”《说文》曰“姑,夫母也”,也就是婆婆。
故事的来龙去脉是:这个平民女子,是齐国的一个寡妇,她没有儿子,也没有改嫁,侍奉婆婆谨慎而恭敬。婆婆没有儿子,有个女儿,女儿想谋取母亲的财产,就让母亲把寡妇嫁出去,但寡妇不同意。女儿便杀了母亲,却诬告寡妇杀了婆婆。寡妇不能自证清白,含冤叫天,于是电闪雷鸣,击中了齐景公的高台楼阁。齐景公的肢体受了伤,大海里的水也因此漫而溢出。
看看,这是不是有点像《窦娥冤》呢?事实上,这就是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主要素材之一。而且,和《窦娥冤》一样,最后的结果是天人感应,恶人得报。后世即以“庶女叫天”为典,传达一个意思,蒙冤者并非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淮南子》在讲完师旷和庶女的故事之后,还发表了几句评论,大意是:上天要惩罚那些违背天意的人时,不管他是谁,不论他在哪里,都无法逃避。李白《古风》:“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前两句说的是燕国时邹衍蒙冤被拘之事,王充《论衡》:“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叹,天为陨霜。”后两句说的就是“庶女告天”之事。
庶女叫天,电闪雷鸣,楼台倒塌,海水漫溢,这种天人感应的现象,虽无任何科学根据,却是“人心所向”,包含着一种朴素的价值取向,即希望恶势力得到应有的惩罚。《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法治社会,我们更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相信法律,相信正义,才能让真善美发扬光大,让假恶丑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