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亿航一季度营收下滑近六成:潜在订单需求量并未减少,已观察到二季度显著改善

低空整机龙头一季度业绩失速,管理层称不影响公司长期增长趋势,维持全年业绩指引。

“随着第一张OC运营许可证的颁发,亿航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倍感压力。”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华智表示,EH216-S在中国的商业化运营将分阶段开展,先隔离再融合,先空游再交通,先试点再扩张,先定向邀约乘客体验飞行再面向大众开放。

5月26日晚间,城市空中交通(UAM)科技企业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亿航智能,Nasdaq:EH)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一季度总收入为2610万元,同比下滑58%;净亏损为784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2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净亏损为3110万元,亏损同比扩大超2倍。

2024年亿航营收创历史新高,并首次实现了年度调整后净利润扭亏为盈和经营现金流转正,成为全球城市空中交通行业中首家实现盈利的eVTOL公司。

今年一季度,亿航旗舰产品EH216-S运营商获中国民航局颁发运营合格证(OC),两家运营商分别为亿航智能的全资子公司亿航通航及亿航客户的运营公司合翼航空。获得运营合格证后,运营商可在其中国境内的指定运行基地使用EH216-S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开展商业化载人飞行服务。

胡华智在电话会上进一步指出,亿航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让现有客户的城市先飞起来,打造样板城市样板场景,逐步打开OC运行限制,把旅游观光作为首个运行场景,再逐步转化到UAM城市空中交通的场景,逐步落地并扩大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商业运营蓝图。

二季度业绩有望迎来强劲回弹,积极探索在美国以外的上市可能性

财报指出,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由于EH216系列产品销量下降。一季度EH216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销售与交付数量为11架,而去年同期交付量为26架。去年四季度销售与交付数量为78架,去年全年销售及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

其他数据方面,一季度毛利率为62.4%,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财报指出,同比及环比增长主要由于EH216系列产品平均售价上涨。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在电话会上介绍,一季度交付量较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季节性因素,受冬季和中国春节长假的影响,年初一季度通常是产品交付的淡季。二是春节后进入新的财年,客户制定年度预算规划需要一定时间,尤其涉及政府采购,内部流程周期较长。三是随着OC取证临近,部分客户的采购订单放在OC取证后,因此没有体现在一季度的销售业绩中。

“我们很高兴看到,第二季度销售和交付正在增长和回升。”亿航智能首席财务官杨嘉宏表示,“尽管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局势趋于紧张,全球市场波动加剧,但公司经营并未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此外,在保持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地位的基础上,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在美国以外的上市可能性。”

“第二季度,我们看到非常强劲的同比增长,按照目前与客户洽谈的需求反馈,预计下半年会有更强劲的同比增长。”杨嘉宏在电话会上表示,尽管第一季度业绩出现短期下滑,但这并不影响公司长期的增长趋势,“实际上我们已经观察到第二季度潜在订单和交付量的显著改善和增长,这对我们公司未来业绩依旧充满信心。预计财务表现将逐步改善,公司的资金储备依然充足。”

财报指出,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余额的总额为11.144亿元。

王钊在电话会上还介绍,随着规范化商业运营的展开,从二季度开始飞行架次将大幅增加。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下滑只是短期现象,潜在订单需求并没有减少,只是采购和交付发生了后置,“我们很高兴看到随着运营合格证的颁发,收到的客户需求和订单显著增多,二季度业绩有望迎来强劲回弹。在一季度洽谈的来自吉林、江西、贵州、海南、安徽、广东的客户大单,也将陆续从二季度开始分批转化交付。”

杨嘉宏还表示,资金基础为公司下阶段的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和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随着商业化运营的逐步开展,亿航对今年后续的业务增长保持充分的信心。因此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总收入9亿元的业绩目标不变。

在2024年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在电话会上透露,预计2025年年度总收入有望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约97%。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能够达成GAAP季度盈利,预计在2026年实现全年GAAP盈利。预计今年全年的资本支出在4000万美元左右,主要用于扩充产能,2025年整个运营费用预计同比增长约四成。

产能方面,财报介绍,第一季度亿航智能正式启动了云浮生产基地的扩张与升级工作,将主工厂占地面积增加一倍至4.8万平方米,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年产能提升至1000架。王钊在电话会上介绍,安徽合肥的组装厂和山东威海的组装厂也在同步建设中,多座工厂将为今年后续订单交付提供充足的产能,也为运营中的航空器及时提供零配件和耗材。

今年2月,亿航智能宣布与江淮汽车及国先控股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合肥联合建设eVTOL生产基地。王钊指出,据合肥政府的规划,预计一年半到两年左右完工。在完工前,亿航正在建设过渡工厂,基础建设已经完工,正在铺设生产设备。

广州、合肥已开启载人试运营,多家运营公司已在申报OC审查

何时正式进入常态化商业化运行?

王钊在电话会上表示,获得运营合格证的两家运营公司将采取从载荷试运营到载人试运营,再到载人常态化运营的“三步走”方案,确保安全、稳定、流畅地过渡至常态化商业运营模式。

王钊进一步介绍,目前这两家运营商在广州穗港码头和合肥骆岗公园的eVTOL运营场地已进入到载人试运营的阶段。首先面向内部员工及外部定向邀约的乘客,通过购票平台进行乘机体验,在积累足够的安全运营经验后,运营商将对外公开售票。

“随着OC证的取得,二季度的运营班次和数量将有很高的提升,可能每月有数百次甚至上千次的班次数量。”王钊表示,两家运营商OC证的颁发意味着与OC证申请相关的规则和标准清晰了,相关的经验将有助于加快后续其他运营商的OC审查工作,目前今年亿航很多客户的运营公司都已经在申报中。

推动收入构成多元化,长航程eVTOL预计三季度发布

VT35认证与生产进展方面,财报指出,亿航智能新一代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产品VT35,是VT30的升级版。目前,VT35的型号合格证(TC)申请已正式获得中国民航局(CAAC)受理。首架VT35试验机已生产下线,用于适航验证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全机全模态试飞。公司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VT35。

胡华智介绍,新一代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产品VT35将拓展亿航的产品组合,EH216系列主要服务城市空中交通领域,而未来VT35可支持更广泛的中长距离区域空中出行应用场景。

其他产品方面,王钊还介绍,亿航设计研发的新一代高层灭火无人机,森林灭火无人机、照明和通讯保障无人机、医疗转运机已参与多次应急演练,“此类产品已经获得了意向订单,相信随着产品的定型,这部分产品预计将在今年产生一定的销量,成为今年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国际市场方面,王钊指出,今年计划在泰国率先启动商业化运营,亿航在泰国的合作伙伴已与泰国空管公司开展合作,在普吉岛进行航线和运营点位的初步勘测,运营团队已经建立了,争取早日启动运营。

王钊表示,除了加速低空飞行器的自身发展,亿航同时致力于通航业务的协同发展,目前已经在广西贺州、北京平谷、北京房山、海南万宁等采用自建、代建或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航机场与低空飞行器的融合运营尝试,并正在规划安徽合肥、广东广州、海南临高的通航机场。随着机场的联络运营展开和数量的增加,亿航的所有类型飞行器都将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钊在电话会上表示,“展望2025年,秉持运售并举的业务发展战略,致力于丰富多元化的收入构成,我们对未来几个季度的业绩增长保持信心,努力实现年度总收入9亿元的业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