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白山黑水:长春1947

以下文章来源于战史探索者 ,作者毛豆 123

(注:本文所使用照片均为历史照片,图片中出现的徽标、旗帜图案均为历史影像,仅用于科普,非本号立场,望周知)

1947 年 7 月,蒋介石将与杜聿明有严重冲突的孙立人调离东北,让其出任新组建的 " 陆军训练司令部司令 " 一职。

而长春战役,是人民军队所发起的 " 首次大规模围城战役 ",以 10 万兵力围困 10 万国民党军。当时,人民军队意图围城打援,以部分部队进攻长春,借此吸引沈阳廖耀湘兵团北上救援,然后在途中将廖耀湘兵团围歼。但攻打长春的我军部队虽与守城国民党军兵力相当,但装备上不及对方,而廖耀湘兵团又拒绝北上援救,所以上级始终没决心强攻长春。后解放军决定先攻下锦州,切断东北国民党军南逃之路,将东北残敌滞留在东北战场,逐个消灭,因此主力南下,使得长春之战形成了围而不攻之局。

1947 年,人民军队抵达长春周边,选择围而不攻的战略。在 6 月 28 日的围城政工会议上,围城指挥所提出口号," 不给敌人一粒粮食一根草,把长春蒋匪军困死在城里 "。

而在东北战役最后的阶段,我军决定越过长春,沈阳,直接攻打锦州 . 锦州一被拿下,整个东北就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数十万国民党军的覆没仅是时间问题 .

以下的照片,均是国民党 " 中央社 " 在孙立人调离长春前所拍摄的影像。

▲留驻长春的国民党军新 38 师所使用的美制 M3 型 37 毫米反坦克炮及其炮垒。在二战时期,该型反坦克炮就能轻易杀伤日制车辆,同时还可以发射杀伤人员的榴霰弹,且重量轻,体积小,是款不错的平射武器

▲另一广角拍摄的照片,背景处是当时的 " 长春警备司令部 " 大楼

▲用来牵引火炮及运输人员的美制吉普车

▲长春国民党守军的掩体及交通壕

▲长春 " 中央银行 " 照。这里曾作为敌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指挥部,1948 年,历经半年的围城战后,守军选择向我方投降

▲国民党军用以管制人员进出的哨卡。根据原博主 "60 炮 " 的推测,当时的新 1 军士兵头顶船形帽,而一旁头顶日式钢盔的则是原地方保安团,后被纳入 " 正规部队 " 序列

▲一边 " 动员 " 百姓挖掘深坑,阻挡我军进攻,一边监视的国民党军士兵。当时的守军司令部宣称只要干活就会支付粮食或金钱。最后一张照片中,负责监工的士兵头顶美式 M1 钢盔,斜挎着一支 M1917 型步枪以及长条状的子弹带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孙立人爬上当时长春最高的建筑物—— " 警备司令部 " 视察工事

▲城内的交通壕以及防御工事(碉堡等)

▲跟随孙立人一道巡视的美方顾问以及其他高阶将领。第二张图片中,孙立人右侧的是原第 50 师师长潘裕昆。孙立人被调离后,由他接手新 1 军军长职务,继续作战。他虽是黄埔四期出身,且归新 1 军体系,但这在讲究 " 资历 " 的旧军队中并不合适。在新 38 师官兵看来,接替新 1 军的应是自家师长陈鸣人

▲视察结束后,在一旁商讨不足之处的国民党军高阶将领。

▲乘坐美式吉普车,负责长春街头治安、巡逻任务的长春警察

▲为抵御进攻,就连长春警备司令部的大楼门口都修筑起了坚固工事

▲备战于要道处的国民党军 M1917A1 重机枪阵地

▲添加我的个人微信,申请加入粉丝群组

附:关于付费文开奖的问题,截至日期放宽至 5 月 24 日。期待大家多多参与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