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领域的摩尔定律已死, 但台积电们, 在想方设法让它活着
在芯片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摩尔定律,由英特尔的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
摩尔定律的主要思想就是,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24个月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过去的这几十年间,摩尔定律被誉为“硅谷的节拍器”,因为它就是整个芯片产业发展的规律,也是指引芯片公司们的明灯。
不过,随着芯片工艺不断的微缩,达到了7nm之后,关于“摩尔定律失效”、“摩尔定律已死”的讨论越来越多,因为芯片企业们,已经无法在18-24个月间,让芯片的晶体管密度增加一倍了。
具体来看,从台积电的工艺来看,7nm、5nm、3nm和2nm量产时间分别为2018年、2020年、2023年、2025年,平均都在30-36个月之间。
并且预计从2nm时代跨越到1nm时代,至少要再等5年,这已经不再是摩尔定律能够解释的发展规律了。
这对于芯片企业们而言,肯定不行啊,如果摩尔定律死了,那么支撑他们往前突破的动力和依据又是什么呢?又靠什么来推动技术进步,忽悠消费者的钱呢?
所以,台积电们,一直以努力的让摩尔定律活下来,既然芯片工艺无法提升那么快,那么就在同一工艺上,多搞几个花样。
比如3nm工艺,就不只是3nm工艺,台积电推出了N3、N3E、N3P等,虽然都是3nm,但通过不同的技术,让每一代晶体管数量仍然有提升,来挽救摩尔定律。
与此同时,台积电更是用封装技术,材料技术的改变,来推动晶体管技术的提升,比如CoWOS封装等,采用更好的材料,保证每一代,或者说每两年,晶体管密度,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让摩尔定律依然前效。
不过,大家都清楚,缩小晶体管,其实已经差不多走到了尽头了,未来微缩这一条路上,是难以持续长期的发展下去了,是时候寻找另外的一条道路,开启新一轮的摩尔定律。
但这条道路在哪,大家都清楚,都在摸索,谁最先搞定,谁就会引领新一代芯片技术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