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甘肃:今年6月前,由县级党委、政府制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

据《甘肃日报》5月12日报道,近日,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方案》明确,把深入开展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以县(市、区)为基本治理单元,以“限高”“减负”为主攻方向,以破除婚俗陋习为着力重点,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着力健全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农村地区彩礼倡导性标准得到全面执行,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群众婚嫁负担明显减轻;到2026年底,农村风气明显好转,婚俗陋习显著减少,彩礼数额逐步下降,婚事新办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经过持续攻坚和巩固提升,农村彩礼实现显著降低,“零彩礼”“低彩礼”得到农民群众普遍接受,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方案》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传进乡村行动,深入农村、面向群众,大力宣传有关法律规定、综合治理政策要求及高额彩礼的危害等,年内实现主题宣传行政村全覆盖并常态化开展,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以县(市、区)为基本治理单元,2025年6月前,由县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当地风俗习惯等实际制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在群众普遍接受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调整,推动倡导性标准逐步下降,鼓励“零彩礼”“低彩礼”。全面实施村规民约修订更新行动,重点对彩礼数额、婚宴标准、礼金、烟酒等作出具体规定,形成导向明、内容新、能管用的约束性规范。倡导婚庆礼仪新风,以县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活动,更多采用文明节俭的方式举办现代婚礼,引导群众厉行节约。

此前,甘肃全省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专题会议于5月7日在兰州召开。

甘肃省委副书记石谋军强调,要深刻领悟党中央深化移风易俗的部署要求,从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高度,清醒认识治理高额彩礼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以治理工作实绩坚定践行“两个维护”。要紧紧围绕“推动彩礼由涨到降”这个治理目标,扎实做好落实倡导标准、推进婚俗改革、加强宣传教育、规范婚事服务、跟进帮扶激励等重点工作,力争尽快取得实质进展和明显成效。要切实把握工作要领,主攻彩礼偏高的重点区域,抓住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关键少数”,支持合法合规前提下的方法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功能作用,紧扣要害问题,严防形式主义,确保治理工作真正落实落地。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扛牢责任、紧密协同,拿出具体贯彻措施,加强一线督促指导,做深做细群众工作,在高额彩礼问题治理中交出合格答卷,为提升全省基层治理效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