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台军方删除两蒋“陵寝”“谒陵”用语,台网友怒批:无聊!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当局防务主管部门上个月正式公告修改两蒋慈湖、大溪管理要点,将“谒灵”用语修正为“入营”,并决定以“营区”一词概括全域,删除“陵寝”字样,“谒灵”与“陵寝”用语走入历史。岛内网友纷纷痛斥:“无聊”“没有其他重要事可以做了吗?”台媒则认为,民进党当局打着“转型正义”的旗号,营造社会对立气氛,刻意大力推动“新族群主义”。

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蒋介石在1975年去世后,灵柩暂厝地点开始被称呼为“陵寝”,并沿用到蒋经国去世。而前往两蒋陵寝则被称为“谒灵”,这两个名词使用长达已满50年。但台防务主管部门以“落实‘转型正义’,打破‘威权时代’僵化印象”为由,在4月22日正式公告修改两蒋慈湖、大溪管理要点,将“谒灵”用语修正为“入营”,并删除“陵寝”字样,改以“营区”概括全域。原定“谒灵”申请,修正为“灵柩区开放”申请。

桃园市政府对此表示,台当局与各县市经历过多次政党轮替,对于两蒋文化园区“去政治化”已经是多数人的共识,呼吁台当局不要用政治思维处理此一议题。台防务部门在民进党民代质询相关议题后,突然更改相关用语,动机实在很难让外界理解。怎么会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与桃园前市长郑文灿任内没有所谓“转型正义”问题,到了张善政当桃园市长,又突然有“转型正义”的问题?

桃园市政府表示,管辖部分本就以“两蒋文化园区”为名,此次调整用语不影响既有营运,市政府将持续维护并提升园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观光价值。并强调台湾社会发展至今,前往两蒋文化园区参观的民众,相信早就没有任何崇尚“威权”的想法,市政府也不认同以保存“威权”解读设置目的。

台湾“中时新闻网”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民进党在野时控诉所谓“外省人欺负本省人”,取得执政权后又推动“转型正义”。本该化解族群仇恨的历史伤痛,然而9年来却不断堆叠对立气氛,划定新的族群隔阂。文章认为,民进党至今仍不信任“外省人”,两蒋最具代表象征,所以删“谒灵”与“陵寝”用语。

此新闻也引发台湾网友热议,他们相关报道下方留言表示:“可告诉老百姓这样有什么差别吗”“做点有用的事情”“只会做这些无聊事自嗨”“这很重要吗”“没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可以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