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北京1252人获评市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4月29日上午,北京市总工会举行2025年“五一”新闻发布会。今年,北京市评选出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共1252人,北京市模范集体195个。其中,北京市劳动模范806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446人。
北京市总工会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赵丽君介绍,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是市委、市政府授予首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表彰一次。今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市性劳模表彰,也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更是首都广大劳动者的一件大事喜事。
今年评选出北京市劳动模范806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446人,北京市模范集体195个。其中,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670人(其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479名),农民和农民工136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46人。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40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60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325名,妇女389名,少数民族87名。
今年的推荐评选呈现三大特点。注重选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1190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487名,具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的人员141名,全国技术能手8名;两院院士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2名,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3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名;全国五一和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338名。
聚焦首都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产业。表彰人员中有服务保障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大事要事的151名,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和联防联控人员105名,获得先进个人表彰24名,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人员100名;还有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与装备等“高精尖”产业的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89名,新质生产力领域从业人员291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83名。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农民工和非法人集体等均超过了规定比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