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陕桥街道:引凤筑“绿”巢 “蛋”生致富路
近日,记者来到威宁自治县陕桥街道天龙村的华曦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远远望去,6个百余米长的现代化鸡舍依山而建,在茂密的松柏之间若隐若现。
引入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就业。蛋鸡养殖基地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渠道。在养殖场分拣车间,务工群众杨满芬正戴着手套分拣鸡蛋,每天经手数万枚鲜蛋:“从前在沿海城市打零工,又累又奔波还顾不上家,去年开始来这里上班,骑车10分钟就能给家里的老人送饭,月工资3200元,工作轻松又方便。”
在陕桥街道,像杨满芬这样“离土不离乡”的务工群众有230多人,分布在陕桥街道辖区30余家养殖场的质检、包装、运输等岗位,月均增收4000元左右。
闭环联动的产业链条
日头渐高,从养殖场所在地的高处望去,一处新建的厂房蒸腾起白雾,“这是与养殖场配套建设的生物有机化肥处理厂,里面正在上演‘春泥化金’的魔术。”陕桥街道武装部长、办事处副主任虎杏说,养殖场产出的鸡粪输送到有机化肥处理厂,在巨型发酵罐中经历“生态涅槃”——添加菌剂、翻堆曝氧、陈化造粒,最终蜕变成黝黑油亮的生物肥。
与此同时,在五里岗街道的工业园区,由华曦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食品加工厂,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赶订单、忙生产,养殖场产出的鸡蛋,在这里变成了香甜可口的鲜花饼、蛋糕等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
巧手织就的“绿网金链”
午后,在陕桥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记录32个养殖场的环保数据:“温度16℃、氨气浓度0.8ppm,比国标低60%。”据了解,由街道组建的“生态管家”团队,既为企业定制“环保体检套餐”,加强实时监管,又通过电商培训、上门服务等措施,为企业提供助农帮扶,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暮色四合时,几辆满载“威宁金蛋”的大货车启程南下广州,车灯划破群山薄雾,恰似一条舞动的生态“金链”,串起了乌蒙山的苍翠与珠江畔的霓虹。在陕桥街道这条“引进一众企业、构建一条绿链、富裕一方百姓”的振兴之路上,每一枚鸡蛋都在讲述着以“生态碗”盛满“富民饭”的时代新篇,回应着乡村振兴的春日召唤。
通讯员 彭凯 祖海雪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