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深蓝S07: 续航、空间、智能配置都不错, 适合家用

在 15 万级新能源 SUV 市场,消费者挑选车型时,往往会先关注外观是否符合审美、内饰使用是否顺手,再深入考量动力、空间等核心配置的实用性。深蓝 S07 全新版本于 9 月 19 日在南京数智工厂上市,定价 15.69 万 - 17.39 万元,且全系配备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上市前预售 10 天订单就突破 20000 台,可见市场对它的关注度不低。不过,这款车在实际使用中是否真的能兼顾颜值与实用,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实际体验与分析。

从外观设计来看,深蓝 S07 走的是运动风格路线,但没有过于夸张的设计元素,整体造型比较耐看。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纯电版和增程版的前脸样式基本相同,线条干净利落,形成了清晰的 “X” 形轮廓,看过去有一定的视觉张力。分体式大灯设计得比较 sharp,灯腔内部结构不简单,里面装有 696 颗 LED 光源组成的智能交互灯,除了基本的照明作用,还能实现投影交互,比如在礼让行人的时候,会投射出特定的图案,既增加了使用时的趣味性,也让车子在夜间更容易被认出来。车身侧面的线条很有动感,车顶带有一点溜背的弧度,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门这两种当下比较流行的设计都有配备,符合多数消费者对运动型 SUV 的审美偏好。D 柱上有一个萤星呼吸灯,充电的时候会跟着充电状态呼吸闪烁,既能让人知道充电进度,又增添了几分科技感。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这款车的风阻系数优化到了 0.258Cd,在 SUV 车型里这个成绩算是不错的,对减少车辆能耗、提高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有一定帮助。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是 4750mm、1930mm、1625mm,轴距为 2900mm,和同级别热门的比亚迪宋 PLUS DM-i 相比,轴距更长,这也为车内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车尾的层次感很明显,用了很多横向线条,让车尾看起来更宽。贯穿式尾灯虽然现在很多车型都在用,但深蓝 S07 的尾灯灯腔内部结构和前大灯相呼应,点亮后辨识度很高。高位刹车灯被整合在尾翼里面,这种设计不仅好看,还能让刹车灯的警示效果更好。整体而言,这款车的外观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细节处理得比较到位,属于越看越舒服的类型。

坐进车内,深蓝 S07 的内饰和驾驶舱设计能让人感受到简约的科技氛围。内饰采用游艇式环抱布局,手能碰到的地方大多用软质材料包裹,官方数据显示全车软包面积有 10.7 平方米,再加上超纤绒感麂皮包覆,摸起来质感不错。新款车型有暮烟紫、热浪橙、月雾灰三种内饰颜色可以选,搭配浮光音箱灯和星河律动中控氛围灯,到了晚上,车内会呈现出柔和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比较舒适的乘坐氛围。驾驶舱里,15.6 英寸的悬浮液晶屏很显眼,车内大部分功能都需要通过这块屏幕操作,屏幕界面设计得很简洁,操作逻辑也比较清晰,上手不难。比较特别的是,这款车没有传统的仪表盘,而是配备了一块 55 英寸的 AR-HUD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开车的时候,车速、导航路线等信息会直接投射在前风挡上,驾驶员不用低头就能看到这些信息,对提升驾驶安全性有一定帮助。高配车型还在副驾遮阳板的位置装了一块 12.3 英寸的副驾屏,乘客在坐车的时候可以用它看视频,增加了乘车时的娱乐选择。

座椅的舒适性对乘坐体验影响很大,深蓝 S07 在座椅配置上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前排配备了双零重力座椅,主驾支持 16 向电动调节,副驾支持 14 向电动调节,而且都带有 8 点式座椅按摩功能。实际坐上去,座椅填充物的软硬度刚刚好,既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又不会让人觉得过硬。尤其是副驾的零重力座椅,开启之后会自动调整到 120 度的仰角,同时腿托也会升起来,再配合按摩功能,长时间坐车的时候,能明显缓解腰部和腿部的疲劳感。我之前体验过同价位的一些车型,相比之下,深蓝 S07 的座椅在材质选择上更注重柔软度,长时间接触也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

空间是否够用是很多家庭用户关注的重点,深蓝 S07 在这方面的表现还算不错。2900 毫米的轴距为车内空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身高 174 厘米,调整好前排座椅后坐进后排,头部距离车顶大概有 13 厘米,腿部和前排座椅之间也有 16 厘米左右的空隙,就算长时间坐在后排,也不会有明显的压抑感。后排地板是纯平设计,中间通道的宽度有 180 毫米,当后排坐满三个人的时候,中间乘客的脚能自然放着,不会因为地板凸起而觉得不舒服。后备箱的常规容积是 445 升,放三四个 24 寸的行李箱完全没问题;如果需要装大件物品,把后排座椅按 4/6 比例放倒后,后备箱容积能扩展到 1385 升,而且内部空间很平整,像儿童自行车、露营帐篷这类大件物品都能轻松装下。另外,后备箱配备了毫米波雷达感应电动尾门,双手提着东西的时候,用脚轻轻一扫就能打开,使用起来很方便。

辅助驾驶和座舱智能化配置,是深蓝 S07 在同价位车型中比较有竞争力的部分。全系都标配了华为乾崑 ADS SE 系统,就算是入门版本,也能用到完整的辅助驾驶功能。这套系统基于 WEWA 架构打造,实际使用时,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表现比较稳定,能够智能识别匝道口,并且自动完成上下匝道的操作;在城区道路行驶时,它能提供信号灯控车辅助、拨杆换道辅助、车道巡航辅助等功能,遇到施工路段的时候,还能实现跨车道避让,减少驾驶员的操作压力。官方数据显示,这套系统能提高 20% 的通行效率,降低 70% 的重刹率,从我的实际体验来看,变道过程比较顺畅,接近人工驾驶的操作节奏。在泊车辅助方面,它支持超过 300 种场景识别,记忆泊车、遥控泊车、离车泊入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对于新手司机来说,能有效降低泊车的难度。此外,车辆还搭载了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包含 20 项防碰撞保护功能和哨兵模式,在日常使用中,能对潜在的碰撞风险进行预警和干预,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座舱智能化方面,车辆搭载了高通骁龙 8295P 芯片,和老款车型使用的 8155 芯片相比,处理速度更快,操作中控屏、切换功能的时候,不会出现明显的卡顿现象。搭配 Deepal OS 4.0 智能操作系统,人机交互体验很流畅,15.6 英寸中控屏、AR-HUD 和副驾屏之间的多屏联动也很顺畅,能营造出比较沉浸的科技体验。

底盘和驾控表现直接影响日常开车的感受,深蓝 S07 在这方面的调校更偏向实用。全系标配的可变自适应悬架,集成了 FSD 可变阻尼减震器和 HRS 液压式回弹止动器,通过毫秒级分频滤震技术,能有效过滤路面带来的冲击。前悬架配备的液压衬套,还能进一步吸收路面的细碎振动,经过坑洼路面的时候,车内感受到的颠簸感会明显减轻。我实际试驾的时候,发现油门踏板的反馈比较线性,起步阶段动力输出很平稳,不会有突然加速的突兀感;方向盘的转向手感适中,转动的时候没有明显的虚位,日常操控起来很轻松。急刹车的时候,车身姿态控制得比较好,点头现象不明显,制动过程很稳定。不过,当车速超过 90 公里后,车外的风噪会慢慢传到车内,虽然不会严重影响车内人员交谈,但对车内静谧性有一定影响,整体隔音水平和同价位车型相比,处于常规范围。

动力选择是否多样,会影响车型对不同用户的适配度,深蓝 S07 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版本。增程版搭载的是深蓝超级增程 2.0 系统,由 1.5L 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和后置单电机组成。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CLTC 工况下 300 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应对日常城市通勤,大多数时候不需要启动增程器,用电成本比较低;而 1385 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再加上 NEDC 工况下 3.8 升 / 100 公里的馈电油耗,在长途出行的时候,只需要加油就能解决续航问题,不用频繁找充电桩。增程器采用 1.5L 四缸设计,能输出 72 千瓦(约 98 马力)的功率,1 升油可以发电 3.7 度,发电效率处于合理水平。纯电版搭载的是后置单电机,功率为 200 千瓦(约 272 马力),日常驾驶时动力响应很及时;CLTC 工况下 550 公里的续航里程,对于充电方便的用户来说,满足一周左右的使用需求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两款车型都标配了 3C 超充技术,电量从 30% 充到 80% 只需要 15 分钟,充电 10 分钟大约能补充 100 公里的续航,在需要快速补充电量的时候,能有效减少等待时间。

整体来看,深蓝 S07 在 15 万级新能源 SUV 市场中,各方面表现比较均衡。外观设计符合多数人的审美,内饰和驾驶舱的科技感与实用性兼顾;座椅舒适、空间充裕,能满足家庭日常使用需求;辅助驾驶和座舱智能化配置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动力选择多样,可适配不同的用车场景。不过,选择车型时仍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比如日常出行距离较长、充电不方便的用户,增程版可能更贴合需求;而日常通勤距离短、充电便利的用户,纯电版也能满足使用。建议有购车想法的用户,到线下门店实际试驾,亲身感受车辆的驾驶手感、座椅舒适性以及辅助驾驶功能的实际表现,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