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款极氪 001: 高压平台提升补能效率, 造型兼顾美观与实用
在纯电动车选购过程中,消费者常常会发现,参数表上的亮眼数据与实际用车体验之间存在差异,补能是否便捷、空间是否实用、驾驶是否轻松,这些实际场景中的表现,往往成为影响最终决策的关键。2025 年 10 月 11 日,2026 款极氪 001 带着 4 款配置车型进入 26.98 万 - 32.98 万元市场,此次更新并非简单的配置增减,而是从架构底层到座舱细节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其中,全系搭载的 900V 高压平台与 12C 超充技术,直接回应了补能效率的核心需求,内饰与智能系统的优化也进一步提升了日常使用的舒适度与便捷性。下面结合实际体验,从不同维度对这款猎装车展开分析。
进入 2026 款极氪 001 的座舱,其内部布局既考虑了驾驶员的操作便利性,也兼顾了乘客的乘坐体验。16 英寸 3.5K 中控屏支持 30° 旋转调节,使用导航时将屏幕转向驾驶侧,能更清晰地查看路线信息,减少视线转移;副驾乘客观看视频等娱乐内容时,调整屏幕角度后体验更舒适。39.3 英寸 AR-HUD 系统将车速、导航指引等关键信息投射在前风挡玻璃上,驾驶员无需低头查看仪表盘或中控屏,就能快速获取必要信息,降低了分心风险,对行车安全有实际帮助。音响系统的配置较为全面,29 个扬声器包含 8 个头枕音响与 8 个座椅振子,采用 7.1.4.8 全景声布局并支持杜比全景声技术,实际体验中,播放古典音乐时声部层次清晰,播放流行音乐时座椅振子随节奏轻微震动,能增强听觉沉浸感,但播放大动态音乐时,低频部分偶尔会出现轻微失真,对听觉体验有一定影响。
座椅设计借鉴了极氪 009 的思路,后排座椅支持 125 度躺角调节,搭配 4 向电动腿托与 2 向电动脚踏,乘客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坐姿,长时间乘坐不易产生疲劳。全系标配的 3D 深层按摩、加热与吸风式通风功能,实用性较强,长途行驶中,按摩功能能有效缓解腰背肌肉紧张,冬季开启加热功能后,座椅升温速度较快,可快速提升乘坐舒适度;夏季开启吸风式通风功能,能避免久坐出汗,提升乘坐体验。不过内饰细节仍有可优化之处,中控区域部分饰条采用塑料材质,触感与周围的软质皮革存在明显差异,影响了整体质感;空调调节、后视镜角度设置等常用功能需要进入触控屏二级菜单操作,行驶过程中寻找这些选项需分心,不如实体按键操作便捷,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026 款极氪 001 的动力系统与补能效率是此次升级的核心亮点。全系标配的 900V 高压平台,让电机峰值功率达到 680kW,0-100km/h 加速时间仅需 2.83 秒,实际驾驶中,深踩加速踏板能感受到明显的动力反馈,超车时无需长时间预留加速距离,不过切换至经济模式后,动力输出会变得平缓,更适合城市日常通勤的平稳驾驶需求。续航表现方面,CLTC 工况下 810km 的里程数据,基本能覆盖一周的日常通勤,周末短途出游也无需频繁规划充电;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会出现明显缩水,实际测试中约为 450km 左右,若同时开启空调制热,续航还会再减少 50km 上下,这一表现与同级别多数电动车相近,属于行业普遍现象,用户在冬季用车时需提前规划充电。
补能效率的提升有效缓解了补能焦虑,12C 充电倍率使得电池从 10% 充至 80% 仅需 7 分钟左右,这段时间足够在服务区短暂休息、购买饮品,却能补充约 650km 的续航里程,大幅降低了长途出行中的补能等待成本。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充电速度需匹配特定功率的充电设施,普通公共充电桩无法达到此效果;且当电池电量超过 80% 后,充电速度会显著放缓,从 80% 充至 100% 仍需约 30 分钟,实际补能时需合理规划时间。底盘方面,闭式双腔空气悬架的调节范围为 85mm,最高离地间隙可达 206mm,经过非铺装路面或颠簸路段时,提高离地间隙能有效避免底盘剐蹭;高速行驶时降低间隙,则能增强车身稳定性,减少风阻影响。CCD 电磁减振系统与智能魔毯功能配合,可根据路面情况实时调整阻尼,经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时,车身起伏较小,车内人员不会有强烈的颠簸感,但低速行驶经过井盖等凸起物时,底盘偶尔会传来轻微的 “咚咚” 异响,虽不影响行驶安全,却也影响了部分行驶质感。此外,车辆提供的 9 种驾驶模式,能适配不同路况,比如雨天湿滑路面切换至雪地模式后,动力输出更平缓,轮胎抓地力表现更稳定;追求驾驶乐趣时选择运动模式,动力响应会更敏捷。
智能系统的表现直接影响日常驾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2026 款极氪 001 搭载的千里浩瀚 H7 辅助驾驶系统,采用 Thor-U 芯片,算力达到 700TOPS,配合 31 个感知硬件(包含激光雷达),可实现从停车位到目的地车位的全场景领航辅助。实际道路测试中,这套系统在城市常规路况下表现稳定,比如在早晚高峰的拥堵路段,能平稳跟随前车行驶,遇到相邻车道车辆加塞时,能及时识别并缓慢减速,避免追尾风险;在路口遇到行人横穿时,也会提前发出预警并辅助控制车速,为驾驶员提供一定支持。但在复杂场景下仍有提升空间,例如 LCC 功能遇到道路施工锥桶时,会出现小幅左右摇摆的情况,无法精准避开障碍物,需要驾驶员及时接管;在暴雨天气中,激光雷达受雨水遮挡,对远处障碍物的识别距离会缩短约 15%,此时驾驶员需更加专注路况;倒车影像存在约 0.7 秒的延迟,有用户反馈在狭窄车位倒车时,因延迟未能及时判断距离,发生过轻微剐蹭。
AI 主动智能座舱系统(OS7)的语音交互功能响应速度较快,支持连续指令识别,无需反复唤醒,比如同时下达 “打开空调、将温度调至 25℃、播放轻音乐” 等指令,系统也能准确执行,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频率,提升了驾驶安全性。系统还具备一定的个性化记忆功能,能根据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推荐通勤路线,记忆常用的座椅位置与空调温度,切换用户账号后可自动同步这些设置,使用起来更为便捷。不过,车机系统在同时运行多个功能时偶有卡顿,比如在开启导航、音乐播放与座椅按摩功能的情况下,屏幕操作响应会变慢,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短暂死机,重启后可恢复正常,虽不影响整体使用,但在需要快速操作时会带来一定不便。安全配置方面,88 项主动与智能安全功能涵盖开门预警、后方碰撞预警等,车身关键部位采用强度达 2000MPa 的高强度钢材,为车内乘员提供了基础的结构防护。
2026 款极氪 001 的外观设计在保留猎装车经典轮廓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了优化,整体风格更显沉稳。前脸部分,分体式大灯与贯穿式进气格栅搭配,从视觉上增加了车头的横向宽度,让整车看起来更显大气;运动前唇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视觉上的动感,还能在行驶过程中引导气流,对空气动力学性能起到一定优化作用。车身侧面线条流畅利落,前后翼子板的隆起设计与门板筋线共同塑造出较强的力量感,既符合猎装车的造型特点,也让车身比例更显协调。车身尺寸为 4977mm×1999mm×1545mm,轴距达到 3005mm,这样的尺寸为车内空间提供了充足保障,前后排乘客的腿部与头部空间都较为宽裕,即使身高 180cm 的乘客乘坐后排,也不会有明显的压抑感。
车尾的波浪形扰流板造型独特,在高速行驶时能有效梳理车尾气流,减少风阻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贯穿式 LED 尾灯在夜间点亮后,灯光亮度适中且辨识度高,能让后方车辆清晰识别行车状态,提升夜间行车安全性。实用配置方面,隐藏式电动拖车钩的加入为户外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2 吨的拖拽能力配合挂车供电功能,可满足露营装备拖挂、小型房车牵引等需求。不过,近 2 米的车身宽度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便,比如在狭窄道路会车时,需要频繁调整方向才能顺利通过;部分老旧小区或商场的立体停车库车位较窄,停车时需格外小心,甚至可能出现无法顺利入库的情况,这对城市通勤用户来说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在 26 万 - 33 万元的纯电市场中,2026 款极氪 001 凭借猎装造型与 900V 高压平台,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配置时需结合自身使用场景:若经常进行长途跨城出行,建议优先考虑辅助驾驶功能完整的版本,其全场景领航辅助能在长途驾驶中减轻疲劳;若主要用于城市日常通勤,入门版配置已能满足基本需求,无需为不常用的功能额外付费。购车前除关注官方公布的参数外,还需实地考察常活动区域的充电设施情况,确认是否有适配 12C 超充的站点,避免出现 “有快充能力却无适配充电桩” 的情况。同时,建议到店进行实车体验,重点感受后排座椅调节功能是否符合预期,蓝牙钥匙的感应灵敏度、后备箱关闭的顺畅度等细节也需留意,部分用户反馈蓝牙钥匙在地下车库或信号较弱区域,存在感应延迟或失效的情况,后备箱需用力按压才能完全关闭,这些细节可能影响日常使用体验。
2026 款极氪 001 的升级围绕纯电动车用户的实际需求展开,900V 高压平台缓解了补能慢、续航短的困扰,智能系统与内饰配置提升了驾驶便捷性与乘坐舒适性,猎装造型则在美观与实用之间取得了平衡。但也需客观看待,车机系统偶发的卡顿、辅助驾驶在复杂场景下的不足,以及部分人机交互设计的不合理,仍是这款车需要改进的地方。汽车市场的迭代始终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这款车是否契合自身需求,最终需要消费者结合个人用车场景、预算范围以及对产品短板的接受程度综合判断。毕竟,一款适合自己的车辆,不仅要在核心性能上满足需求,更要在日常使用的每一个细节中,真正适配用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