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安丘市教育局:为每颗“青苗”撑起成长蓝天

百年大计,树人为先。 近年来,安丘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打造“安馨成长”育人品牌,实施家校社协同发展,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用心呵护每一颗幼苗,用爱浇灌每一朵花蕾,用心用情帮助每一名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他们沐光而行。

三位一体 :家校社协同育新人

聚焦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2022年1月,安丘市文明办联合市妇联、市教体局、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家长学校等,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点,打造“安家幸福”小橘灯家庭关爱志愿服务项目,拓展亲子以德育人空间。截至目前,安丘市已常态化开展小橘灯系列公益宣讲、家庭教育沙龙等家庭关爱志愿服务60多场,服务家庭3000多个,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次。

安丘市各学校因地制宜,联服务片社区、部门单位企业,组建81处学校“教联体”,围绕学生校内外的时间轴和空间场,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联活动,形成“三时空、三主体、三情境”育人机制,打通、拓展和延伸育人链条。四是畅通家校沟通机制。深化家校沟通“八个一” 措施落实,以家长驿站和家长接待区为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抓好“微家访”。健全“家长吹哨、学校报到”机制,建立家长诉求解决台账,真正做到“把教育送到门外,将服务做到心里”。

五大场域:共筑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德行天下,立身安国。近年来,安丘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设计、一体推进,围绕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大“场域”,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合力,持续擦亮“安馨成长”育人品牌。

筑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校园3所、潍坊市级文明校园11所。打造“带着乡音的思政课”和“行走的思政课”2个思政品牌,开发红色教育、国防教育、非遗传承、农业农耕等5条精品研学路线。常态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园,在国庆节、国家公祭日等重点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团(队)日活动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心少年。

打好家庭育人“基础桩”。成立安丘市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20处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38处家庭教育服务站、多支家庭教育公益服务队的“1 20 38 N”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开展百场“家长夜校”和百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行”,加强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共绘社会育人“同心圆”。组建家庭教育宣讲团、“先进典型”宣讲团、“齐鲁好家风”宣讲团等8支队伍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和网络开展宣讲500余场。创新开展“家长夜校”,每周五晚上举办一期,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通过专家讲座、现场咨询等方式,为全市家长全方位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家教讲堂等系列服务,有效满足了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新期盼新需求。

营造网络育人“新空间”。扎实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净网·护苗”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深化网络生态综合治理,抵御负能量信息传播乱象。

织好心理育人“防护网”。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录制推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视频20个,组建“青春健康教育俱乐部”,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举办健康教育讲座20余期,受益人群超50万人次......

播种希望,用爱浇灌,悉心培育,呵护成长。安丘市通过持续健全完善五大场域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努力让每一棵“幼苗”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安馨成长”育人品牌因一批批奋发向上、茁壮成长的新时代好少年、好青年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声明

本文来源于 潍坊安丘市教育局。以 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