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为什么白酒的英文是baijiu?

白酒——一种对中国人来说,最熟悉不过的饮品。对于外国人来说,它却是一种颇为神秘的东方醇酿。它的英文名,不是什么 wine(红酒)、spirit(烈酒)、liquor(烈酒),而就是中文发音的 "baijiu",向世人宣告了它的独特性。

"Baijiu 怎么读 "," 什么是白酒 ",这些问题常年位居关键词 "baijiu" 相关的搜索联想词前列。懂白酒的外国人,常常把白酒描述成 " 全球最受欢迎的烈酒之一 " 以及 " 中国文化的代表 "。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文章就把白酒描述成 " 不只是一种饮料,而是中国人热情好客和人与人间感情联结的代名词。"

在初夏的贵州茅台镇,前来参加贵州茅台 2025 年茅友嘉年华的外国小伙伴 Stuart 和 Angelika,就调动五种感官,充分感受了白酒中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茅台不只是一种酒,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英国小哥 Stuart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答案就在空气中的酒香里。

闻:酒香不怕巷子深

俗语说 " 酒香不怕巷子深 ",而在茅台镇,整个镇子都弥漫着浓郁的酒香。Angelika 感叹说," 一瓶酒还没见到,香气已经包围我们。" 粮食发酵的香气,与赤水河畔、群山间吹过的初夏之风混杂在一起,构成了酒香的序曲。

在茅台酒厂中,两位新晋 " 茅友 " 找到了空气中香气的源头——茅台的酿酒工厂,并通过嗅觉,品味到了茅台酒酿造的秘密。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 9 次蒸粮、8 轮发酵、7 次取酒。

其中,7 次取出的 " 基酒 ",每两轮次之间间隔 1-2 个月,高粱需进一步蒸煮和发酵。每一轮次的酒都有不同的风味,从第一轮的烈香,到后期逐渐变得醇厚柔和、回味悠长的香气,都体现着茅台对传统技艺的传承。

酒香,成为他们打开这座酒镇的第一把钥匙。

触:每瓶酒 都是一段文化

看到一整面墙的茅台是什么体验?Stuart 和 Angelika 在中国酒文化城里,看到了近 400 瓶茅台组成的酒墙,还欣赏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酒器。

" 非酒无以成礼 ",这句古语道出了中国酒文化与礼仪文化的紧密关系。商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中,酒器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无论祭祀、庆典还是待客,酒总是不可或缺。如今,在中国人的社交礼仪中,酒依然是重要组成部分。

Angelika 就发现,中国人招待好友,不但有好菜,更要有好酒。茅台正体现了这种文化。

Stuart 手中拿着茅台的乙巳蛇年生肖酒和复刻的爵、尊等古酒器,感慨道:" 手握这样一瓶酒,好像握着中国人的文化 DNA。"

看:一杯茅台,一场相遇

在茅友嘉年华上,Stuart 和 Angelika 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的多重联通。茅台成为纽带,让他们领略赤水河畔青山绿水的自然之美,感受贵州丰富的非遗魅力。

在一次次举杯中,他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分享快乐与感动。Stuart 还与刚认识的小伙伴合唱了一首《朋友》,感受到茅台构建起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连结。

Stuart 感叹道," 茅台不仅仅是瓶中的白酒,它还代表着这片土地、这里的人和这里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也象征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连接。"

尝:一口酒喝出年轻与多元

到了最令人期待的品尝环节,Stuart 和 Angelika 用贵州菜搭配茅台酒,感觉恰到好处。Stuart 还将 " 欧洲式 " 品酒法用于茅台:先细闻酒香,再慢慢品尝酱香在舌尖绽放的层次感。他说:" 我能尝出这条流淌在茅台镇的美丽河水的味道,还有高粱、小麦的香气。"

他们也找到了适合茅台的场景:在自然美景旁、在美食陪伴下、在露台上、在朋友之间 ……

说到茅台的多元化,还不能错过茅台鸡尾酒。Angelika 选了款偏甜的,Stuart 更偏好微苦款。他们都从中品味到了茅台年轻化的另一面。

听:一场音乐节听出茅台新潮流

夜幕降临," 飞天之夜 · 黄小西音乐盛典 " 在赤水河畔唱响。韩红、张艺兴、胡彦斌轮番登台,非遗元素点缀舞美,环保材料打造的低碳舞台令人耳目一新。Stuart 兴奋地说:" 我以前以为茅台是严肃正式的,没想到它这么潮、这么年轻!"

来自泰国的茅友、泰国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刘龙说:" 我觉得茅台适合所有场合,无论是会议、派对还是庆典。年轻人在了解茅台文化之后,更是会爱上这杯酒。"

在茅台,酒不仅在杯中,也在挥舞的荧光棒和观众的欢呼声中。茅台用可视、可感、可参与的场景,讲述着中国文化的新表达。

Stuart 感慨," 茅台已经不只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酿酒间的匠心,到舞台上的旋律;从杯中的香气,到碰杯时的笑容,这场 " 茅友嘉年华 " 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茅台,也重新理解了 " 喝酒 " 这件事。它可以是一场文化的邂逅,是一趟五感交织的深度旅行。其中,有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也有年轻、时髦、国际化的新联结。

打开专题酱香仁怀

来源 中国日报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