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普京主动求谈,是争取时间还是战术性撤退?

进入第四年的俄乌冲突,终于在 5 月 15 日出现一道罕见的 " 缝隙 ":俄罗斯与乌克兰即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自 2022 年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尽管外界翘首以盼的 " 普泽会 " 未能实现,但这场久违的正面接触,已足够让全球将目光再次汇聚到这里。

早在 5 月 11 日,普京就主动放话:" 建议基辅政权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谈判。" 一边主动示好,一边撕去强硬外衣,这一 " 放低姿态 " 的操作引人注目。

一方面,俄罗斯看似向乌克兰主动抛出 " 橄榄枝 ";但另一方面,俄乌之间的战略分歧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其一是领土争端。乌克兰坚持恢复主权领土完整,包括收复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而俄罗斯则要求乌方承认现状,放弃上述地区。这一根本分歧造成谈判难度极大,无论是 2014 年的《明斯克协议》,还是 2022 年的俄乌《伊斯坦布尔声明》框架,都因领土问题而停滞不前。就目前的双方表态而言,看似气氛稍缓,但本质上的博弈,并无根本改变。

其二是安全困境。乌克兰渴求来自外部的安全保障,例如加入北约或是与第三方缔结安全承诺,以形成某种集体防卫机制;而莫斯科则认为基辅追求的安全保障会以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代价,形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事实上除了莫斯科的强烈反对外,欧美国家在为乌克兰提供安全承诺方面也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 5 月 12 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无论俄乌,如果无法确保自身的长期安全,就很难最终达成最终和解。

既然分歧依旧,俄罗斯为何此时主动求谈?

答案或许不在乌克兰,而在欧洲。

5 月 10 日,德国总理默茨(左起)、法国总统马克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基辅会谈后,举行联合记者会。

特朗普二次上台以来,美国频繁与俄罗斯接触,试图迅速结束俄乌冲突。但外界普遍认为,美俄谈判侧重于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既得利益,乌克兰甚至是欧洲都没有被充分纳入谈判考量之中,3 月初泽连斯基在白宫所受到的粗暴对待则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这种 " 被边缘化 " 的危机感,正在令欧洲觉醒。

欧洲不想再做看客,也不愿再被裹挟。

单纯的不满和呼吁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俄乌冲突的未来归根到底需要新的安全架构,传统的跨大西洋同盟关系至少在特朗普和美国右翼共和党人眼中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欧洲强调坚决支持乌克兰,谋划的不仅是某种短期停火方案,更是酝酿更长远的欧洲安全新秩序。

5 月 10 日,德国总理默茨(左起)、法国总统马克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基辅会谈。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国家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他甚至在 5 月 13 日表示愿意讨论将法国核武器部署在欧洲其他国家,以建立某种美国之外的核保护伞。此外,法国、德国、波兰、英国领导人 5 月 9 日联合访问基辅,这是欧洲国家的首次联合访问。英国《卫报》就写道,此次联合访问极具象征意义,标志着在俄罗斯的威胁和美国的背叛之中,欧洲新的安全框架正在慢慢成型。

可以想见,欧洲新的安全框架一旦最终成型,其矛头必然指向俄罗斯。对莫斯科而言,这将是战略上的灾难:俄罗斯原本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对乌克兰诉诸武力以换取一条更为安全、更可控的西部边界;但现实却是,北约的凝聚力在特朗普的冲击下或许有所涣散,但欧洲战略自主意识正在被逐渐唤醒。

换言之,俄罗斯付出巨大代价的对乌克兰军事冒险,不但未能实现 " 以战促安 " 的战略目标,反而加剧了地缘孤立。其原意是用战争换取缓冲区,却换来了一个在政治上更排斥、在军事上更防范的欧洲大陆。这不是胜利,而是代价高昂的战略回旋镖。

普京的转变,也恰恰发生在欧洲释放 " 最后通牒 " 的节点。5 月 11 日,欧洲要求俄方 5 月 12 日前接受 30 天无条件停火,否则将祭出新一轮制裁。就在最后期限前一天,普京突然释放谈判信号,口气也从以往的 " 强硬 " 变成了 " 着眼历史视角,寻求持久和平 "。

某种意义上,很难说普京直接会谈的倡议不是在回应来自欧洲的压力。事实上,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欧洲国家认为所谓的俄乌直接谈判不过是 " 俄罗斯争取时间的老一套策略 ";德国新任总理默茨甚至表示,如果本周俄罗斯谈不出个所以然,欧洲将联合进一步加大对俄制裁力度。

看似主动的和平倡议,或许是被动迎战下的一次战略回撤。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这场在伊斯坦布尔重启的对话都为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打开了一丝缝隙。尽管外界对谈判的结果并不乐观,但哪怕只是短暂的停火与缓和,也将对打破战场僵局产生重要影响。

和平或许尚远,但当战火中的敌手终于坐回谈判桌,哪怕只是出于压力、算计或拖延,也标志着另一种可能性的开始。伊斯坦布尔不会是终点,但如果此次对话能为日后更具实质意义的谈判打开通道,它或许会被历史所铭记——作为一次转向的起点,一次秩序重构前的预兆。普京的橄榄枝抛向的不止是乌克兰,或许还有正在觉醒、集结、并重新定义 " 安全 " 的欧洲大陆。

作者丨张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