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4小时后动武?巴铁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莫迪要大干一场?

印巴冲突,正在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莫迪,似乎正准备“大干一场”!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月30日凌晨,巴基斯坦官员阿陶拉·塔拉尔表示,印度恐将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对巴采取军事行动!

塔拉尔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巴基斯坦已经掌握可靠情报,印度计划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以毫无根据的指控为借口对巴采取军事行动。目前无法得知塔拉尔所说的“可靠情报”来自何处,但不排除有不惜暴露巴方在印方“暗子”的风险,也要及时提醒全世界的可能。毕竟,如果莫迪决定对巴方动武,目前应该是处于一种极为机密的讨论之中,能够接触相关消息的,一定是极少数印度官员。

当然,2天之前,巴基斯坦防长就曾表示,巴基斯坦与印度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升级,印方或在短时间内对巴方发动“入侵”。阿西夫当时就强调,巴方无意使局势进一步升级,但是如果印方发动攻击,巴方将进行更猛烈回击。这或许是从印方自4月22日恐袭事件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得出的结论,毕竟虽然26名游客身亡不是小事,但由此开展一系列的报复措施,甚至不惜发动大战的做法,则显然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如果印度真的在24小时后对巴动武,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将第一次爆发有核国家之间的战争,其带来的影响与后果,或难以估量。

那么,莫迪为何要执意要“大干一场”呢?如果他真的下令印军进攻的话。

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美西方的撺掇了。

几个明显的例证:

一是恐袭发生之时,正值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之际,美印双方不可避免要就恐袭一事及如何应对开展讨论,而在中国周边制造动乱甚至是战争,一直是美国在做和想做的事情。

二是在恐袭真相没有查证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率先表示全力支持印度,其“拉偏架”的态度竟然毫不掩饰。

三是在印度对巴基斯坦采取系列“报复”措施之后,美国与以色列的军机先后抵达印度,目的不明,但传递的信号相当明显。

第二个原因是印度目前国内矛盾和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印度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等问题突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而且,莫迪政府执政这些年,政绩乏善可陈:其雄心勃勃的制造业计划正在沦为笑话,“外资坟场”的称呼绝非偶然;2022、2023年印度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2024年增长显然放缓到个位数;印度创造的财富40%流向了1%的人口,只有3%的财富流向了底层的50%……

那么,通过制造外部冲突来凝聚民心,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成为一种极容易做出的选择。

第三个原因是印度莫名的“自信”了。

印度人的“自信”,是这颗星球上,与韩国人的“自信”同样诡异的存在。

不过,印度人的“自信”不能说全无来由,特别是对于其邻居巴基斯坦来说。

先说三次印巴战争,不但印度通过军事行动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约五分之三的土地,更是促成了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今孟加拉国),而印度则确立了南亚霸主地位。也就是说,印度人对巴基斯坦的“自信”,是通过实战确立的。

时至今日,论人口,印度是巴基斯坦的5倍多;论GDP,印度是巴基斯坦的10倍多;论国土面积,印度是巴基斯坦的3.7倍……除了巴基斯坦的核弹数量略高于印度,还有哪一项印度是比不过巴基斯坦的?

所以,来一场“显而易见能够打赢”的战争,说不定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克什米尔的争端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或战争,印度就一定能稳操胜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