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重磅发布! 十年大机遇, 全面“AI+”将带来什么|漫LookLook

你还记得,“互联网+”是如何重构我们的生活的吗?当下,AI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人工智能”焕新生活新图景。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绘制了“顶层设计蓝图”。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互联网+”行动对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它将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和服务前所未有地连接起来。微信、网课、短视频……“互联网+”让信息高效流通,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

如今,“人工智能+”登台亮相。它将带来怎样的巨变?《意见》描绘的图景是:

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从70%到90%,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渗透人们社会日常的基础设施,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

我们不禁要问,这场变革会如“互联网+”般产生众多超乎想象的改变吗?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和产业带来哪些机遇?

技术,更创新

如何让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意见》不仅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加强AI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领域的技术协同创新,更首次提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将AI引入人文社科领域。

当下,人工智能正给医学创新和科技发展方面带来切实改变。它不仅能提升科研效率,还能助力临床决策、赋能患者服务。未来,更将加速疾病机理研究、药物靶点发现与新药研发流程。每个人都有希望用上更实惠、更有效的药物。

工作,更智能

《意见》指出,积极探索人机协同的新型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想象一下,工厂里的机器能自己“思考”如何生产效率最高,及时发现运行中肉眼不易发现的“微米级”瑕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消费,不断上新

在消费领域,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

例如,当AI智能体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伙伴,选择困难症将不再纠结,当新的需求出现,无需反复搜索比价,AI就已经准备好了解决方案。

办事,更便利

民生方面更加便利,AI将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生活,更高效

《意见》指出,“人工智能+”将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教育、交通、住房……都将迎来更高效的发展。

世界,更联通

当“人工智能+”遇上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十年前,“互联网+”用连接重构了世界;十年后,“人工智能+”正用智能重塑世界。从连接万物到智能万物,这场变革正悄然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维度。

广州日报媒重点实验室《漫LookLook》栏目

以AI漫话新闻热点

↓↓

统筹:申卉

图/刘成玉文/刘成玉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