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上海到洛杉矶的船舱里,挤满了中国商品

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达成的暂时性贸易休战,已引发中国港口和工厂的一轮情绪化反弹。

根据容器追踪平台 Vizion 和数据提供商邓白氏(Dun & Bradstreet)提供的数据显示,在 5 月 12 日当周,美国和中国达成协议,同意在 90 天内大幅降低关税。受此影响,从中国前往美国港口的货轮订舱量相比前一周激增逾一倍,达到约 22.8 万个标准箱(TEU,20 英尺等效单位)。

根据德鲁里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Drewry World Container Index),跨太平洋航线至美国的船舶运输价格也有所上涨,其中上海至洛杉矶的即期运价跳涨约 16%,达到每 40 英尺标准箱 3,136 美元,成为今年以来该航线的最大涨幅。截至 5 月 15 日的一周,全球综合指数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需求不仅局限于海运: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际航空货运航班数量增长了近 18%。

德鲁里海事服务公司(Drewry Maritime Services)的董事杰延杜 · 克里希纳(Jayendu Krishna)表示,这次激增可能是由于 " 提前备货 " 的现象,因为贸易休战为避免美国高额关税打开了一扇窗口。此外,现在也是节日购物的关键季节——货物抵达美国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零售商正在迅速消耗手头的库存,他们一直在等待贸易局势的某些确定性。

" 近期订购量激增可能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导致供应链中断,除非特朗普先生(Mr. Trump)再次采取关税冲击措施," 克里希纳(Krishna)表示。

船运订单将由工厂填满,例如供应链经理陈磊(Chen Lei)所在的制造厂,该厂生产各种家用电器产品,从咖啡机、烤面包机到熨斗和加湿器。陈磊任职的这家广东制造商的客户包括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Royal Philips NV)和沃尔玛公司(Walmart Inc.)。近期,这家公司刚刚收到来自美国的一系列请求,要求重启此前因四月份暂停的订单的生产工作。

" 现在工厂里的机器都在马不停蹄地运转," 陈磊说道,"90 天的时间太短了。生产、运输——我们一分钟都等不起。"

马士基集团(A.P. Moller-Maersk A/S),作为一家主要的集装箱航运公司,也是跨太平洋航线最大的运营商之一,在停战协议宣布后,因预订量的增长再次增加了承运能力,一位发言人表示。

尽管前几周的活动有所增加,但总体发货水平仍与去年同期持平。这表明,许多零售商要么没有按往年的规模订货,要么在等待更多的确定性,亦或是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完成了备货。

班轮公司也正在将此前这些航线上闲置的运力重新投入运营。根据汇丰银行(HSBC)和福雷波特(Flexport)的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26 日,取消航次的比例已降至 13%,相比一周前的 25% 显著下降。

本周出炉的一系列亚洲贸易数据表明,特朗普(Trump)政策在今年引发了巨大的混乱。

韩国方面,今年 5 月前 20 天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了 2.4%,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了约 15%。与此同时,日本 4 月的出口仅增长了 2%,这是近七个月以来的最弱增幅,相关数据于周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