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137项清华大学科技成果亮相成都,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揭牌

3月29日,2025第八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及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

此次活动重磅发布137项清华大学前沿科技成果,覆盖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及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现场“联姻”促转化;“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正式揭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天府清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的4个院企项目以及2个院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此外,活动还举行了主旨报告、企业家座谈会以及成果路演。

3月29日,2025第八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及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

此次活动重磅发布137项清华大学前沿科技成果,覆盖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及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现场“联姻”促转化;“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正式揭牌,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天府清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的4个院企项目以及2个院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此外,活动还举行了主旨报告、企业家座谈会以及成果路演。

自2016年落地成都以来,研究院见证了城市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刘毅也分享了自己近年来在成都工作、生活的体会。“我们赶上了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的十年,科技研发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很大,成都这座活力之城对年轻人才极具吸引力,兴隆湖周边的基础设施配套也越来越好。”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城市创新环境,研究院团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如今500多人的规模。

同时,除了研究院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外,现场还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包括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天府清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的4个院企项目,以及2个院系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落地转化。

近30个创新项目集中路演

在3月29日下午举行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创新项目供需对接沙龙上,分设“能源科技创新成果”和“多元科技创新成果”两大路演专场。近30个独具特色、极具潜力的创新项目集中亮相,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在成都碰撞出创新火花。

看好成都科创发展前景,北京岁月之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抢先布局成都。

“去年12月,我们已经落地四川大学双创基地,并在成都组建研发团队。”北京岁月之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张琤淙带领团队首创“叙事疗法 AI智能体采编”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中老年群体留存、整理并传承生命记忆,打造“数字生命档案”,帮助用户珍藏人生故事与家族文化。

与此同时,公司相关成果也已在成都落地应用。张琤淙介绍,公司已与温江区、武侯区等区域的众多银发经济领域的相关机构达成合作,希望借助AI的力量,用这种回忆录的方式更好地陪护老人,“当下,成都正通过场景创新释放新需求、推动新应用、培育新产品,我们也希望积极参与场景建设与应用中,让科技产品更好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天府永兴实验室零碳交通中心主任助理李丁丁分享的自动驾驶技术。据介绍,实验室“基于复杂工况下的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编列行驶技术”项目,已入选四川省“双向揭榜挂帅”2025首批榜单,与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在三年之内完成项目的产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