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古建两相宜 | 一树杏花开,“彭城往事”引客来
回龙窝的樱花与古建相映成趣,独具美感。 高刚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回龙窝的春景独一无二,是绝佳取景地。2月以来,梅花、玉兰花、杏花、珍珠绣线菊等次第开放,与古民居搭配,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生命的灵动。”在摄影师陈扬的镜头中,春花、古建、灯笼与汉服少女,在明媚春光中挥洒着诗意画卷。特别是这棵老杏树,树冠成荫、繁花满枝,随手一拍便是“大片”。
“老杏树有着大约120年树龄,是这里的‘原住民’,见证了回龙窝的变迁。”正在对绿化进行提档升级的回龙窝街区项目经理申节说,从明代的城墙到清末的居民区,从几十年前的棚户区到如今的历史文化街区,回龙窝现已形成“一竖两横三胡同”的精致布局,并在古典园林布局中巧妙地融入绿化配置和景观设计。
飞檐翘角与春日之花相映生辉。张俊哲 摄
翻看回龙窝老照片,改造前的街巷和房屋由于年久失修,青砖斑驳、屋瓦残损,逐渐破落。自2010年开始,徐州市政府多次对回龙窝进行修缮改建,并将其列为2015年市城建重点工程,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项目打造。2018年,重修后的回龙窝正式开放,老街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
“改造中,街区使用大量街巷原有的旧青砖黛瓦和老青石板,数量达400余万件。整体采用传统施工工艺,使用传统糯米灰浆填补部分砖缝,老房花脊重构屋顶曲线,延续灰墙黛瓦的古民居风格。”申节说,街区内的古井、老杏树和古城墙都保存完好,历史风貌得以最大化保留,成为回龙窝发展的特色和底气所在。2023年,回龙窝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春日小院。张俊哲 摄
如今,回龙窝凭借人文积淀优势,积极融入徐州重点打造的“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成为徐州文脉的重要标志。去年,回龙窝的客流达326万人次,总营收近2亿元。
“可以说,回龙窝是从古建筑中生长出的新空间,已成为本地人常来、外地游客一定要来的城市会客厅和网红打卡地。”申节说,随着城市发展的高度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厚度紧密相融,回龙窝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成为美好的具象化载体,老街正焕发新的生机。
监制:杭春燕
策划:王晓映
本期统筹:杜雪艳 王岩 张筠
采写:张耀文 王岩
摄像:张俊哲
视频文案:徐亦丹
剪辑:邓宇轩
配音:董双
美编:郑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