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后又一国产手机品牌终止相机联名? 小米多次被爆, 但均被否认

近日,一张标注为"OnePlus 15"的样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原因是照片水印中缺失了标志性的哈苏联名LOGO。据博主机圈小红帽透露,一加15将不再使用哈苏影像系统,而是搭载全新的LUMO凝光影像系统,该系统将提供与OPPO Find X9系列相似的相机功能和滤镜。

随后,"一加终止与哈苏合作"的消息甚嚣尘上,也让人们不禁联想:继华为终止与徕卡合作后,又一国产手机品牌将告别相机联名时代?而小米与徕卡的合作也再次被网友提及。

一加的"去哈苏化":战略转型还是成本考量?

一加与哈苏的合作始于2021年3月8日,双方宣布达成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目标是"刷新移动影像新标准"。这一合作源于2016年的初步接触,2020年因理念契合而迅速达成共识,开启了深度技术协同。三年来,哈苏标志成为一加旗舰机型的重要卖点,尤其在色彩调校和影像风格上获得了用户认可。

然而,此次一加15疑似取消哈苏联名,转而采用OPPO推出的LUMO凝光影像系统,背后原因值得深究。业内分析认为,这可能是欧加集团(OPPO与一加的母公司)的整体战略调整:OPPO Find系列继续与哈苏合作,而一加则聚焦自主影像体系建设。此举或能节省每台手机约百元的授权费用,用于硬件升级(如传闻中的7000mAh大电池)和自研技术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OPPO在2025年4月的影像科技之夜上正式推出"LUMO凝光影像"系统,该系统由超光感计算光学系统、超感知数字成像引擎、全链路原彩ProXDR三部分组成,主打"主体清透,情绪自然,色彩生动和空间立体"的人像体验。若一加全面转向LUMO系统,将实现与OPPO Find系列的影像技术共享,强化集团内部技术协同。

小米:多次被传"终止徕卡合作",但均为谣言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手机厂商与相机厂商终止合作的消息可谓接二连三,小米更是屡次成为相机联名终止谣言的"靶子"。

2023年6月有消息称"小米14是双方合作收官作",小米公关王化当天即回应"胡说",随后小米13 Ultra反而强化了徕卡标识;

2025年7月再次传出"小米全线终止与徕卡合作",王化再次辟谣,强调双方合作稳定。

与一加不同,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始于2022年7月,双方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移动影像技术。小米12S系列成为首款搭载徕卡影像系统的手机,此后每代旗舰都强化了徕卡合作,包括"徕卡Summilux镜头"和"徕卡生动/经典"双画质风格。

小米多次被传终止合作却均被证伪,反映出市场对国产手机品牌与国际影像品牌合作关系的高度关注,也说明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关系相对稳固。这与一加此次疑似转向LUMO系统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不同品牌在影像战略上的差异化选择。

相机联名:从"锦上添花"到"战略必需"

回顾近年来国产手机与相机品牌的联名史,从华为与徕卡、小米与徕卡、vivo与蔡司,到OPPO与哈苏这种合作模式已从最初的"营销噱头"逐渐演变为"技术协同"。

早期联名更多是品牌赋能,手机厂商更多是借助相机品牌提升影像调性,相机品牌则通过移动端扩大影响力。但随着合作深入,双方开始在光学设计、图像算法、色彩科学等核心技术层面展开深度协同。

如今,联名合作进入新阶段,部分品牌开始从"依赖外部"转向"自主可控"。华为在终止与徕卡合作后,迅速推出自研XMAGE影像系统;一加如果确认转向LUMO系统,也将走上类似道路。这种转变既是对核心技术自主权的追求,也是对高额授权费用的理性考量。

未来趋势:联名不会消失,但将更加务实

未来相机联名不会消失,但合作模式将更加务实和多元化。

分层合作:高端机型继续与国际品牌深度联名,中低端机型则采用自研影像系统;

技术共享:从单纯的品牌授权转向核心技术共享,如小米与徕卡共同研发的"徕卡Summilux镜头";

自主升级:在联名基础上发展自有影像品牌,如华为XMAGE、OPPO LUMO。

一加终止哈苏联名的传闻如果属实,将标志着国产手机品牌在影像战略上进入新阶段:从"借势"到"自立"。小米多次被传终止徕卡合作均被证伪,但并不意味着联名不会走向终结。在技术自主与品牌协同之间,每个品牌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对用户而言,只要影像体验持续提升,联名与否,或许真的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