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06: 年轻人的第一台偏豪华感的车, 为何值得选?

作为刚入职没半年的上班族,攒了点钱想入手第一台车,那段纠结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还挺真实的。预算就那么多,可心里的要求一点没松——外观不能看着没精神,不然开去公司总觉得少点劲儿;配置得跟得上现在的用法,别开两年就觉得落后了;续航和安全更是不敢含糊,买车是为了方便,总不能天天为这些事儿操心。就这么左看右看,对比了好几个牌子,足足犹豫了两个多月,始终没下定决心。

直到有天加班晚了,在小区停车场拐角处,无意间瞥见角落里停着一辆阿维塔06。当时没刻意找车,就是扫了一眼,却莫名停下来多看了几秒——不是那种张扬的好看,是那种“哎,这车看着挺对我胃口”的感觉。后来找机会联系了试驾,一试试了整整一周,加上这阵子日常开去上班、周末带朋友出去玩,算是把这车摸透了。现在再想,难怪不少年轻人会把它当成第一台偏豪华感的车来选,确实有它的道理。

先说说最让我踏实的:安全感不是说说而已 其实选新能源车,我最打怵的就是电池安全。毕竟平时开车难免遇到点小磕碰,要是电池出问题,那可太麻烦了。后来销售跟我讲,这台车全系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还提了些具体的安全指标——比如能扛住1000℃的高温烧260秒,底部受750J的撞击也没事,甚至5根钢针同时扎进去都不会爆,安全性能比国家标准还高5倍。这些专业说法我记不太全,但有次实际经历让我挺放心:上周进小区时没注意,车速没降下来就过了减速带,底盘“咣当”一声,我当时心都揪起来了,赶紧找地方停车检查,结果电池和底盘啥事儿没有,那一刻才真觉得,这安全方面确实没白担心。

除了电池,车身的安全配置也挺全的。全车标配了9个安全气囊,连后排侧面都有覆盖,不像有些车只在前排做文章。之前刷到过一条新闻,说这台车参加了E-NCAP 2026的碰撞测试,两车以100km/h的相对速度对撞,结果A柱几乎没变形,四个车门还能正常打开,假人测试的数据也挺好。虽然没亲眼见过碰撞过程,但平时开车时,主动安全功能倒是帮过我一次:有次在路口等红灯,旁边突然窜出一辆电动车,我还没反应过来,车子就自己报警加刹车了,速度比我快多了。对我这种开了没几年车的人来说,这种“多一层保护”的感觉,比啥都管用。

驾驶体验:原来辅助驾驶真能帮上忙

以前我总觉得,车上的辅助驾驶功能是“花架子”,没多大实际用处。直到开上这台阿维塔06,才发现是我想错了。它搭载的是华为乾崑ADS 4系统,还有个192线的激光雷达,听着专业,用起来却很直观。比如公司楼下的停车位,又窄又挨着墙,我以前停一次得倒三四回,现在只要在手机上点一下“泊车代驾”,车子自己就能找准位置慢慢停进去,有次同事路过看见,还笑着说“你这车比你会停车”。

早高峰的通勤也比以前轻松多了。以前堵车时,脚得一直踩刹车、松油门,开半小时就觉得累,现在开启跟车功能,车子会自己跟着前面的车调节车速和距离,我只要扶好方向盘就行,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还有一次在学校门口,突然有个小孩从公交车后面跑出来,我刚想踩刹车,车子已经先减速避让了,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过后特别庆幸这套系统反应快。

车机系统也挺顺手的,用的是鸿蒙座舱5。中控屏的反应速度跟手机差不多,点一下就有反馈,不会卡顿。我用的是iPhone,连接上车机后,导航、音乐都能无缝同步,不用来回切换设备。上次朋友来坐车,他拿着华为平板,居然能直接在平板上调座椅角度和空调温度,他当时就说“这才叫方便,不像有的车,连个投屏都费劲”。

外观:不用夸张,也能有“面子”

其实我选车挺看重第一眼的感觉,要是外观看着平淡,哪怕配置再好,心里也总觉得差点意思。阿维塔06的外观就刚好长在我的审美上——不跟风模仿,也不会过分夸张。最显眼的是前脸的F型大灯,白天看,银色的饰条透着点科技感;晚上解锁的时候,灯组会慢慢亮起来,像“呼吸”一样,不张扬,但仪式感很足。有次晚上下班回家,邻居们在楼下聊天,看见这灯都围过来问,“你这灯是不是另外加钱选装的?看着挺特别”。

它的悬浮顶设计也很加分,黑色的车顶从A柱一直延伸到车尾,从侧面看,整台车显得特别修长流畅,有点轿跑的灵动劲儿。我本来担心这种溜背造型会牺牲后排空间,毕竟我身高180cm,坐后排要是顶头就太难受了。结果实际坐进去一试,头顶还能留出一拳多的距离,完全不挤。后来才知道,车顶用了双层设计,既保住了颜值,又没丢了实用性,这点还挺贴心的。

车身侧面的线条很干净,没有多余的装饰,看着利落又大气。平时把车停在公司楼下,偶尔会看到有人路过时绕着车打量两圈,那种“低调但有气场”的感觉,比那些看着很张扬的跑车更符合我这种上班族的日常——有面子,但不浮夸,不会让人觉得刻意。

内饰:舒服的感觉,藏在细节里

第一次坐进车内时,最先打动我的是电动门。那天我手里拿着咖啡和文件,正琢磨着怎么腾出手开门,车门突然“啪”地一下自动弹开了,就像有个隐形的人在旁边帮忙,特别惊喜。后来发现,开门的方式还挺多的,用车钥匙、按车内按钮、点中控屏都能控制,而且带防夹功能。上次朋友家的小孩坐车,好奇伸手去碰正在关闭的车门,门立马就停住了,不会夹到手,这点对有小孩的家庭来说很重要。

内饰的用料也很实在,方向盘、门板、中控台这些经常接触的地方,全都是真皮软包。摸起来的手感很细腻,不会像有些车那样,表面滑溜溜的还显油腻,也不是只在中控部分堆料,其他地方就用硬塑料糊弄。

最让我满意的是双零重力座椅。上周去隔壁城市出差,开了两个多小时的高速,以前开别的车,到地方后腰背会又酸又胀,这次一路开下来,腰背居然没什么疲劳感。把座椅调成零重力模式后,整个人像陷进了软乎乎的云朵里,下车时还挺精神。车内的音响是英国之宝的,音质比我想象中好很多。午休的时候,我喜欢关上车门,放一首轻音乐,音质通透得像在小型音乐厅里,同事们知道后,偶尔会来我车上“蹭KTV”,说“比办公室安静,音质还好”。

还有个细节我很喜欢,就是它的空调系统。北方的秋天特别干燥,以前开别的车,开半小时空调,脸上就会觉得紧绷,甚至起皮。这台车的空调能释放羟基离子,每秒能释放4800亿个,不仅能除味杀菌,还能保持空气湿润,开久了也不会觉得皮肤干。我皮肤容易过敏,以前坐车久了会觉得闷得难受,现在开这台车,就没再出现过这种情况,这点对我来说特别实用。

动力和续航:不用再为“补能”焦虑

选车型的时候,我纠结过纯电和增程,最后还是选了增程版——主要是怕长途出行时续航不够,得频繁找充电桩。实际用下来,这个选择还挺对的。它的纯电续航是330km,我每天上班来回不到40km,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不用天天想着找地方充电。周末要是带朋友出去玩,满油满电的情况下能跑1250km,上次自驾去邻省,来回800多公里,全程没补过一次电,路上也不用焦虑“会不会没电”。

就算需要充电,它的5C超充也很快。峰值功率接近400kW,从30%充到80%还不到10分钟。上次和朋友去咖啡馆,我点了一杯咖啡,刚喝完,电量就差不多满了,完全不用像以前那样,充个电得等半个多小时。

增程器的峰值功率有100kW,相当于带了个“移动快充桩”。就算电池没电了,用增程模式开,高速上超车也不费劲,深踩一脚油门,推背感立马就来,不会觉得“肉”。如果喜欢开得更刺激点,纯电双电机版本的零百加速只要3.9秒,还搭配了800V高压平台和碳化硅电驱,我试驾的时候体验过一次,一脚电门下去,心跳都跟着加速。但让我意外的是,它不会因为动力强就显得“飘”,底盘很稳,转弯和变道的时候,车身不会有多余的晃动,给人一种“收放自如”的掌控感。

原来“豪华”,是让人觉得舒服

这段时间开下来,我对“豪华车”的理解也变了。以前总觉得,豪华就是看品牌logo够不够有名、内饰用料够不够贵、配置够不够花哨。但真正开上这台车才发现,真正的豪华其实藏在日常的小细节里——是电动门打开时,不用腾手的方便;是安全系统在关键时刻,比你先一步反应的踏实;是一周不用找充电桩的轻松;是堵车时不用频繁踩刹车的松弛。 作为我的第一台偏豪华感的车,阿维塔06在我在意的几个点上都没让人失望:外观有颜值,不会显得寒酸;配置够用还顺手,不用担心很快落伍;续航和安全也都守住了底线。没有明显的短板,这种“面面俱到”的体验,对我这种刚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真的很大。 其实买车这件事,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人看重品牌,有人喜欢强动力,有人在意辅助驾驶功能。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这台车能不能真正融入我的生活,让日常通勤、周末出游变得更轻松、更自在。而阿维塔06,刚好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