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申请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处理专利,极大地降低了数据访问的技术门槛
金融界2025年5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海信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19884966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及其对应的自然语言描述进行多任务混合训练,得到大模型,实现了训练大模型完成多类型的任务。在推理阶段,电子设备可以对接收到的目标文本进行文本分类,从而确定待执行的目标任务类型,同时基于动态示例召回策略,确定该目标任务类型的提示词,将该提示词和目标文本输入到大模型中,提高了大模型的理解生成能力,本申请极大地降低了数据访问的技术门槛,提升用户体验、增强交互友好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使大模型在SQL领域场景的全面应用。
天眼查资料显示,青岛海信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青岛市,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青岛海信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参与招投标项目1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9条,专利信息356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50个。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青岛市,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86039.3984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2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21条,专利信息933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9个。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情报员